我有一位在師大美術系教書的朋友(他也不喜歡人稱他教授或專家),他的專攻是西洋美術史,據說李登輝總統時代,參觀有關西洋藝術時都是由他負責解說,十幾 年前我陪他到箱根雕刻之森參觀,原本我算是地主,可是進園之後他卻像如魚得水般,換成他滔滔不絕如數家珍,而且不用看日文或英文的介紹。他知道我要回台灣 麻煩比較多,安慰我說上一個聽他解說的就是李登輝總統,這也可說其實是我很少有的一次總統級的待遇,他也說在雕刻界有一個不明文的默契,雕刻作品翻鑄7座 之內都可以算真品,這也是我對雕刻常識的一次接觸之旅。
有名的彫刻像「沉思者」(Le Penseur),是近代雕刻之父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年)的作品,但是這個「沉思者」最初並非是單獨的作品,而是1880年羅丹,受到預定建設的國立美術館,現在奧塞美術館
(Musée d'Orsay)的紀念碑 monument雕刻的委託。羅丹就以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1867年)的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和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年)的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為主題,構思製作「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但是羅丹的個性優柔寡斷,又掉落在女弟子卡謬.克羅黛(Camille
Claudel, 1864- 1943年),和妻子羅絲(Rose1844-1917)的感情迷思所苦,作品就一直進行緩慢。1888年美術館的建設計劃中止,羅丹的「地獄之門」製作 被通知中止,但是羅丹拒絕就出錢購回「地獄之門」繼續製作,後來羅丹還是跑回妻子羅絲的身邊,而且到了羅絲病危時才補辦婚姻手續,16天後羅絲就去世了, 而克羅戴則精神受打擊健康惡化終老精神病院。
而沉思者正是坐在地獄之門的雕刻正上方,有兩種解說:一是那是象徵但丁坐在地獄的上方,正俯瞰著地獄之下痛苦的罪人們,另一說是那就是羅丹本人, 正痛苦地俯看著有如掉落在地獄之中,掙扎的克羅黛和羅絲和羅丹,以及他們之間所生不欲人知的兒子們。原本羅丹並未實際命名,是被跑進偷窺「地獄之門」雕刻 的人,以「作詩中的但丁」命名,所以最初被稱為「詩人」。但是實際命名「沉思者」的卻是羅丹常委託的鑄造師取的,由於他不知道羅丹整個製作思考經緯,所以 看這雕像的樣子好像在思考什麼事,就以「沉思者 」(Le Penseur) 命名也因此風行於世。
言葉 は 感情的で 残酷で ときに 無力だ それでも 私たちは 信じている 言葉 の チカラ を ( 語言是 感情的 殘酷的 有時 也是 無力的 但即使如此 我們仍然要發揮 所信任的 語言的力量 ) -朝日新聞 ジャーナリスト(journalist)宣言-
2007年5月8日火曜日
「沉思者」並不是在沉思?
登録:
コメントの投稿 (Atom)
信任
我已經早不用臉書了 , 至少是十幾年前有一天我收到上海來的一封 Email , 他說我的日文筆名非日本人姓氏 , 我就跟他說根據你的 Email , 我知道你根本不瞭解日本 、 或沒來過日本 , 中國號稱有 14 億人 , 你知道中國人姓氏根本不超過 7000 個 , 日本有 1...
-
在日本我是很不喜歡石破茂 , 因為他等於是安倍晉三的天敵 , 大家都知道他一直想當首相 , 就像楊秋興一直想當高雄市長 , 宋楚瑜想當總統 , 許信良從小的志願 , 就是有一天當總統 。 不過這些人大概都沒有機會了 , 可是石破茂現在機會比誰都大 , 疫情一結束石破茂的第一個外國...
-
人類是進化的嗎?在達爾文寫「種的起源」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君臨了生物學界,甚至主導了大多數的思想。自然選擇成為適應演化的要因,台灣的漢文翻譯為「物競天擇」,其實是我認為相當少數的絕妙翻譯!不過「進化論」,則可能是簡約概略化了,...
-
寧可相信世間有鬼,也不要盡信人的嘴,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這是一個做人的基礎,貨幣可以使用不能被控制,錢財可以蓄積,卻不能帶走分文,因此 裝睡叫不醒 、 裝死救不活 。我已進入老年再過幾年就 70 歲,所謂人生 70 古來稀, 上一代是拚生死 , 這一代拚生活 , 下一代拚期望...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