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8日土曜日

台灣交通雜談

台鐵國民黨政府50年只改了電汽化,不只車行方向沒有改,連月台高度仍是明治時期,不能講國民黨都沒有保存文化,至少月台高度倒是保存了50多年,連台鐵 很多作業手冊仍是沿用日據時期,只建了一座台北車站,我怎麼看都像清朝退休的老宦官,大刺刺的坐在台北街頭。我倒是把它看成泛藍或泛統的象徵。

全台灣的建築系的學生,有空應該到京都去觀察京都車站,就可知道甲午戰爭為什麼清朝會被打敗。至於台鐵曾經是日據時期的優等生、天之驕子,被五十 年的〝飼殺〞已是變成了佝僂老嫗,綠營好像也得不到鐵路人支持,這應該是之前只批評台鐵人福利保障完整的部份,卻無能察知台鐵人被飼殺、棄養的怨氣,以至 於反而把他們推給了,一旁邪笑的禍首泛藍。

日本的高速公路建造早台灣不到5年,但現在約有1萬公里長(對不起之前曾把部分國道誤算為3),我想硬體的建造品質倒也沒什差異。但 "使用者付費" 的核心精神,在日本的高速公路是沒有瑕疵的 (除了收費是否太高外),他是以長距離的〝匝道收費〞,所以完全以車型大小和實際跑的距離計算。在大都會則是以車型大小〝計次收費〞,也就是只要是收費道 路,就沒有免費的路段或可免費而行的機會。

大約20年前,我就曾幫某位立委,寫過質詢稿有關台灣高速公路的收費瑕疵問題,交通夠專業了吧!立委也夠專業了 吧!但請各位去觀察,現今兩條高速公路的收費方式,並沒有改變!效率性如何?我曾親身駕車得過這樣的結果:

1. 從台北約20公里處開車 (為排除其他因素,所以選深夜約2) 到溪湖處:

A. 以時速100公里,途經4個收費站到達時,約是2小時30分鐘

B. 回程時預定用2小時跑完,平常時速約略是130.140公里
(
在日本以時速100公里2小時就可準時開抵)
2. 收費的效率性、公平性又是如何?諸位只要國道公路局去看兩條高速公路,經常塞車地點,不外是桃園、中壢段、台中王田段,這應該跟這幾處,剛好都有閃過收費的情形有關。

另外日本匝道收費,20多年前就用年齡老大、接近退休的人員,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收費員是用年輕女性,這不是對錯!只是對有關人力運用細緻與粗糙 之差。其實這不只浪費了這些年輕的人力,嚴格看這些都將成為隱形的失業人口,到了壯年期,這些收費是無法成為再就業的技能。但第二條高速公路完成了,也只 改了增加男性收費員,一切細緻的問題沒有任何進步!這應也是台灣公務員被〝飼殺〞後,已失去菁英的能力與思考吧!

日本的武士(二)

日本的歷史是以神武天皇登基的年代 ( 紀元前 660 年 ) 為起點,但是事實上卻是到第 15 代天皇的応神天皇才有出土古墳,它在今日的大阪府外圍,考古的推估年代大約在第五世紀,但是並非非常確定,日本多是以古事記的記載,可是古事記卻是 712 年才由太安万侶所著,是日本最古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