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4日水曜日

台灣的〝世紀之夢〞啟航 (二)

日本在明治時期到大正時期,也基於資源運用、預算等經歷長久的政爭,有名的「日本改軌論爭」,從1887年開始一直到1964年,東海道新幹線開通為止。而最有名的是後藤新平,所主張標準軌的「改主建從」,和原敬主張低價格窄軌、增長線路優先的「建主改從」,甚至由於政爭勢力更迭,而有出現〝三線軌條〞的情形,也就是一邊改軌工程進行,一邊車輛仍跑窄軌運行。而現在東海道新幹線的建設,其實早在1938年中日戰爭時即已規劃,從東京到下關的東海道本線,甚至規劃了海底隧道穿過對馬島,連通到釜山的〝朝鮮海峽隧道〞,接連到中國的南滿州鐵道,因此是完整的標準軌設計。

後來在戰爭的影響使工程斷斷續續,所以也到了二次大戰後,當時的國鐵十河總裁,找來島秀雄促成新幹線的建設。但受限於時間,所以就多處採用早期已經挖好的隧道和橋的架設,因此第一代新幹線的速度,就是被這些多山洞所限,只能以時速200公里為目標。所以到了90年代,國鐵總裁曾在日本國會言詞答辯時,表明和歐洲的高速鐵道,特別是法國和德國,多是跑在原野上的建設不同,日本新幹線受制於比較古老的山洞建設,否則日本第一代新幹線,隨時都可增速到370公里。

日本新幹線1958年着工,1961年向世界銀行貸款8000萬美元,限定於1964(奧運舉辦年)前完工,所以是在時間和資金壓力的雙重壓力下,但是日本人不止忍耐克服,完成了亞洲第一條高速鐵道,甚至漸漸地成為高速鐵道的先進國。1980年代我在日本的大學時期,日本國內就一直廣泛地討論,希望預計在西元2000年時,能完成第二代新幹線リニアモーターカー磁気浮上式(Linear Motor Car),使東京到大阪間縮短為一小時。也同時在1977年,九州宮崎美美津港附近,設有實驗鐵道研發,1979年世界最初超越每小時500公里的記錄, 1999年有人552km/h記録都是當時的世界紀錄,後來泡沫經濟把日本人嚇呆了,所以無限期延期,只留下山梨實驗線,供人坐乘延續遙遠的夢想。

台灣採取的是日本新幹線的複製,基本上是獨立專用軌道,和歐洲的TGVICE運行的方式不同,而高速鐵道日本算是執世界牛耳,擁有最長的運行歷史,運行速度也和歐洲的高速鐵道並駕齊驅,論實地經驗,可能連歐洲的法國德國,尚且要退後半分。好笑的是台灣的專家,到底是去哪裡學的高鐵技術和學識?居然能指導日本的專家!除了自不量力之外,也不知道該如何聽,這些台灣專家的〝染房老闆〞口氣,該不會是又學那位孫文,拿張中國地圖,就畫起建國方略式的中國鐵道網了吧?我看比較實在的是不是讓新幹線,實地跑個十年八年,想辦法把新幹線的技術留下來,再思考發揮比較實際!

0 件のコメント:

語言隨想(一)

日前參加大學的 OB 會聊到語言,我寫了 ( 竹子的台語音 )[ デェッア —] 、和 [ デッア —] ,讓日本人發音,果然日本人,不太會發前面ェッ連寫的發音,但是 [ デッア —] 則是九成接近了台語音!當然我也寫幾個音,讓他們嘗試結果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他們也有一個共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