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0日土曜日

台灣的背面 (二)

很多人要出門的是旅遊,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要出門趕時間。〝嘟~~~~〞的汽笛聲,曾撕裂了古今多少顆戀人的心?〝ㄑㄧㄣˋㄑㄧㄤˋ~~ㄑㄧㄣˋㄑㄧㄤˋ~~〞的汽輪滑動,帶走了多少消逝的愛情?我們卻都把這個古典浪漫,作夢的本能都抹除已久了!台灣文化當中,也忘卻了一種作夢的情調,我們卻都這樣在過活。我批評台鐵經年,而其實我最憤恨的是所謂的專家,特別是鐵路車站,日本保留了一個古典的名稱叫做「驛」

可是國民黨時期所建的車站,幾乎就像墓碑,台北車站像殯儀館,也就是設計這個車站建築的建築師,設計的時候光想到造型,根本沒有想到〝人〞,更沒想到到車站的人是要去做什麼?所以沒有坐椅、沒有商店,有的儘是臨時擺設的攤位。上個月的的新幹線之旅,到達板橋站看到台鐵板橋站的設計,一樓居然只有15個座位,整個空間沒有商店的設計,看到台灣人只能四處散坐有如難民營般。走出車站正下著雨,卻發現居然連雨棚的設計也沒有,因此就淋著雨去坐計程車,這種抽離〝人〞的思考的設計,和墓碑設計沒什兩樣!我滿腔的怒火,只有這個時候還真必須崇拜蔣介石,因為他就可以一號令,把建築師給抓來五花大綁遊街,然後斬首示眾。

內人提醒我台北縣可是綠營執政8年喔!我卻認為這是關係到建築師,有沒有能力思考到車站的真正性質,而不是只能考慮到造型種種,這可能大學一年級生就能做到的層次。我不認為政客可以當聖人崇拜,政客只要有〝能〞,能順利施行政令即可,政客沒有能力設計到車站功能。有空的台灣人,可以再去看一次台鐵板橋站,然後看是哪一位混蛋建築師?視台灣人如難民的設計,最好能綁到101大樓上,消消我的怒火!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4

歷史無須美化、但也無須扭曲,對於鄭氏政權也應該是如此!只有盡可能地回復他的本貌,溝通原本就是要從些微的相同處開始,即使是微小回歸歷史 , 而不是因一時的政治需要,而利用鄭成功,這可能也是我之前強調過的部分。所以我取鄭成功反清抗清的意志,和立基於台灣的意義,想努力建立台灣建國的根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