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日金曜日

文化速描

曾經有提人到生活與文化的緊密關聯性,或是有人說文化即是生活、或生活即是文化,基本上是如此沒有錯!不過,這應只是像一個大前提、或只是導論,但是並不完全等同,光是生活,不一定就能成為文化,動物因為多數是依據本能生存,由於沒有語言,光只有聲音所以只能傳達簡單的情緒,無法建立起文化的結構。

但是文化卻也離不開生活,我們早上睜開眼、下床離開臥室、走進廚房,在家裡有一種安堵感,因為有房子遮風避雨,而後我們通常會吃三餐,換下睡衣,走路或騎車或坐車去公司上班。而我們吃三餐,就是一種典型經驗默契的產物,為什麼是三餐?為何不是四餐?幾乎沒有人知道原因,甚至這種默契形成於何時、何地?也很難考證。原始民族的餐,是建立在獵物的有無?育過嬰的人,可能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個嬰兒可能三四小時,就要餵食一次。而吃甚麼?或者一般食物的料理法,那更是經驗默契之下的產物。

在台灣可能因為氣候溫度,植物易於成長,微生物也是如此,所以不適合吃生冷,因此多熟食,日本或北方國家,由於寒冷種植不易,生活困難因此多生食醃製。這種當然是長期對於經驗,所產生的默契的累積,而人所穿的衣物,更多是對應自然的默契經驗,漢人著漢袍,在溫和的環境中,可能注重衣物是否易於穿脫,北方遊牧民族出身的滿族,可能為有效避寒,而著裝紐與扣、易於騎馬而有半身馬褂,半身褲裝,諸如此類,可能多是來自於環境的對應與適應。

台灣的厝早期是多用土塊,屋瓦土塊利於隔熱,屋瓦有散熱效能,所以四十年前的台灣一般民家,不要說冷氣,可能連電風扇都是奢侈,多數人可能是芭蕉葉所自製的扇子度過炎夏。但是這個經驗默契,卻早被忽視捨棄,現在一棟一棟長方形密封式的水泥房,抗熱效果可能沒有土塊厝有效。因此現在的台灣,好像進步到能用大量的冷氣,就住的角度來看,現代的台灣人,確實可能是比四五十年以前的台灣人,聰明進步但卻未必進化有智慧!

衣食住行是生活一般外在性的表徵,需要經驗和默契,但其實也並非必要或充分需要,也就是這些外在性表徵,都是屬於有可能獨力完成。而後由於聚集或群居,才開始有文化內在性的種種需求或必要因而產生,人類由於具有連續性記憶默契的本能,所以能發展出語言,使得默契經驗能持續傳承,而這也是文化形成最重要的特徵或因素。也因此反向思考觀察,語言實質上是有生活的需要,但也並非絕對必要!生活當中如果沒有溝通的必要性時,就可能沒有語言的需要性,也就是生活是文化的重要內涵,而並不是全部,或者也可以說,文化並不等於生活!

動物由於沒有完整的語言的機能或機制,所以只能一直依據本能,我是用「存活」、而不用「生活」,「存活」只是消極性地使生命存續,而沒有「生活」本身可能內含有一種,積極使生命存活地更舒適或更好的意義或意念。可能注重基因功能的人,或說基因也具有這樣的功能傾向,但是基因並不會思考,它可能會積極地尋求更理想的宿主,但是依據的應該就是,某種未知的機能、或是某種基本功能。

語言是形成文化很主要的特徵或因素,而文字則是強勢文化的特徵!語言具有連續性記憶默契或經驗的機能,而文字則多出了一種,表象強制化的功能。例如:門口貼出「慈制」就是有母喪,立有「stop」的牌子就是警告停止的意思,而這都不需要看到人、或聽到聲音,而能傳達這種表徵功能,使默契經驗更利於傳達,而且可能更廣。因此以地球規模觀察,沒有文字的原始民族,幾乎無法通過所謂現代國家的生存考驗!也就是目前可能沒有,由原始民族所建立成功的國家。

非洲的國境線,幾乎有如用尺規劃成般地整齊,因為那是另一種,強勢文化強制之下的產物!並非依自然的民族聚集,產生共同的意識形態,而組織成一個有機的結構體!

0 件のコメント:

吵架的本意

我說過我根本不喜歡,寫時事評論文!第一:現時發生,還來不及分清來龍去脈,很難論斷是非。第二:由於可能還是進行式,所以正是情緒最高張的時刻,就像佈滿血絲的紅眼,可能有效視角不到 30 度,有效視距三公尺不到!也就是正是耳不聰、目不明的時刻,說了可能也聽不清楚,或者可能被錯誤解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