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日金曜日

文化的本質是什麼?

在台灣有一種叫做台灣黑熊,這是和日本的月輪熊同種,雖然是屬於比較小型的熊,但通常的成年熊也有身長約近200公分、體重約300 (150公斤),看似笨重但真正奔跑的速度,一百公尺大約78秒鐘,地球上的人類沒有一個人跑得過一般黑熊。熊的嗅覺異常靈敏,能嗅出人類手握過丟棄的玉米中,玉米的味道和殘留的人類的味道,專家也發現熊會利用堅硬的利爪,撥開樹皮應該是為了吸取樹液補充水分或養分。夏季6~8月交尾,秋季入冬之前不斷大量捕取食物養分,以備 1月份開始長達約2個月的冬眠期,同時也藉冬眠期間生產幼熊,而為了減輕冬眠期間的消耗,一隻剛生下的幼熊只有長約25公分、重約300公克的小肉團,而一般的熊是間隔一年交配,因為幼熊會跟母熊學習一次冬眠後才獨立分開。

很多動物會依客觀的自然環境做出生理的對應,例如:北極圈的企鵝,身上的羽毛本身具有優異的防水功能,羽毛之下再有一層絨毛,是為了對抗嚴寒所具有保溫的功用,而且皮下脂肪豐富,供自身熱能的供應。企鵝的骨頭不像一般的飛禽那樣輕,而是比較重的因此才能夠潛水。鳥類的羽毛也有相同的對應環境功能,日本立山3000公尺的山上有一種雷鳥,它都一直生活在山上不會飛下山下覓食,到了初冬時期身上茶褐色的羽毛,就開始轉變成脂肪質豐富的白色羽毛,一方面禦寒一方面也成為保護色。

而有鳥類學專家,從鳥的骨骼構造分析,鳥類可能就是上古時期恐龍的後代轉化演化而成的,也就是由於環境的劇烈改變,使恐龍到鳥類做了180度的生理改變。人類和動物最顯著的不同,那就是人對於環境的適應,無法或很難做靈活的生理調整,例如:對於自然環境中氣候的冷熱的對應,只能用增添或減少衣物或皮件調整,而沒有如羽毛改變或脂肪大量蓄積,靈活的生理調整機能。因此人在面對客觀環境中的各種變化,為了生存必需運用腦力和技術來克服適應變化,而這就是文化之初、或文化產生的源頭。

人類近4萬年來有約90%以上的期間,是以狩獵、捕魚、採集為主要的營生手段,由於人口稀少,配合著自然環境獲取食物而能過著安定的生活。隨著冰河期的結束地表乾燥化,而使得這種取自大自然的生活開始發生困難,人類由掉落的穀物、果實長出新芽,而得到栽種的靈感,因此開始燒卻森林原野,開闢田地栽種特定植物,而開始了農業。而由於農業能在小區域獲取多量的食物,所以開始了人類的聚集,因此英語文化(culture)的語源,是來自拉丁語的耕作(cultura),也就是內含有適應、培養、使之更洗鍊的意思。

0 件のコメント:

吵架的本意

我說過我根本不喜歡,寫時事評論文!第一:現時發生,還來不及分清來龍去脈,很難論斷是非。第二:由於可能還是進行式,所以正是情緒最高張的時刻,就像佈滿血絲的紅眼,可能有效視角不到 30 度,有效視距三公尺不到!也就是正是耳不聰、目不明的時刻,說了可能也聽不清楚,或者可能被錯誤解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