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火曜日

浮生三談 (二)

現在再加上洪汛,先別管三峽大壩會不會潰堤,六月的農業,該播種的可能都已播種完成,但是離收成還有一大段日子,這下子可能不是泡湯而已,而是泡土石洪流,就先別指望能不能收成,田地在哪裡?可能還得費心尋找一番。現在你只要能動到頭腦外面的毛,就應該能判斷中國現在的百家百業,能否營生都已經是至難之業,就甭提賺錢了!

256億人被洪水所困,受害的只有農業嗎?工廠會不會泡水?要不要修復都是一種折騰苦惱,因為修好了、並不代表有生意可做,你會要再花一筆錢,然後再來苦惱嗎?還有水不會淹解放軍嗎?要打台灣光嘴巴說,水患不用排除整理嗎?共軍機每天擾台,可能是在說:因為我家淹水,飛上天保軍機免得泡水。

今天美國疫情,USA:確診2,681,811 (+44,734);死亡128,783 (+346)。事實上從六月開始,美國的確診曾經下修至每天2萬人以內、死亡1千人之內,6月下旬又暴增超過3萬人,甚至已經超過4萬人,但是死亡仍在千人之內,這可能可以解釋美國醫療系統已經恢復,現在又再復發的現象,應該是各州鬆懈解封的原因。

同時某個方面,也是顯示川普的主要責任,是在使醫療機能崩潰的恢復,這可從每日死亡的緩解得到證明,而疫情的爆發和再爆發的主要責任,應該是在各州州長的管理,醫療能力的恢復和醫療物資器材的充足與否,和總統的施政能力有很大的關連。

我曾形容疫情爆發時,要先救疫情、還是先救經濟,就有如妻子和母親落水,要先救哪一個?我認為應該是先就比較近的那一個,也就是客觀應該優於情緒。但是世事無絕對,經濟學大師馬歇爾,認為看經濟要有「冷靜的頭」「溫暖的心」,我把他引申為,看世事應該用「柔軟的頭」「沉靜的心」「冷卻的眼」。

艾恩斯坦的相對論,例如:你乘在時速100公里的火車,看到對面另一部,時速100公里火車駛來,事實上,你看到的是時速200公里的現實。而文化的相對主義,則是有人是站在車站,看到的是兩輛對開時速各是100公里的火車,也就相對主義所說的是,事實上事實並不只有你看到的才是事實。

疫情和經濟都有客觀性存在的事實,但是情緒認知則難免就會有孰為輕重的差異,可能比較易於取捨決定。可是如果當主觀碰上主觀的時候,又如何呢?例如:也是在疫情之中、經濟的範疇內,當貧困面臨飢餓、或者貧困和飢餓之間,又要如何選擇取捨?我試著把它形容為:你和你的朋友同時掉到河裡,只有一個救生圈,是你先拿、還是讓你的朋友先拿?我的答案是,我先拿游回岸邊再把救生圈丟給朋友。

0 件のコメント:

語言隨想(三)

一個語言危機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沒有人說、或沒有人要說!日本的愛奴語,基本上已經可稱為「瀕死語言」,幾年看到日本電視節目,在談到日本與專家為保存愛奴語,把愛奴少女知里幸惠,接到東京他的家中而完成了「愛奴神謠集」,而這個愛奴少女卻只活了 19 年!看了那個節目,當晚令我激動不已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