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金曜日

斯德哥爾摩症

Q的呢喃無濟於事

遲來的正義爛掉的蘋果

不應該的道歉無奈的心情

沒道理的下跪臣服臣伏

 Q的呢喃假掰的心理

遲來的正義腐爛的裝扮

不應該的道歉多餘的阿諛

沒道理的下跪欺善怕惡

 金剛經一直要約束你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直麻醉你

可是這才是真正心情 

現代時髦的名詞叫斯德哥爾摩症」,說開來就是一種權力崇拜轉而變成迷戀暴力屈從臣服威力的渴望與仰望金素梅如此柯文哲一家人如此吳等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我沒有說呻吟,台語叫靠夭)

其實呂秋遠說到重點:「他們反戰,但是對於侵略者一言不發」,他們只是要裝好人,道德面具才是他們需要的,他人的仰望就是他們的企求,請記住反戰的學者很多,敢對惡人發出惡聲的鳳毛麟角,古時如此現今亦若是。

要和人吵架的先決條件是舉得出實例作證要憑一己的思考作為證據那恐怕是一籮筐沒完沒了孔丘說過:「必也狂狷夫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學者許多只是為裝扮吉原的妓女裝扮是為了生活學者的裝扮只是一心的虛榮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5

語言是形成文化很主要的特徵或因素,而文字則是強勢文化的特徵!語言具有連續性記憶默契或經驗的機能,而文字則多出了一種表象強制化的功能。例如:門口貼出「慈制」就是有母喪,立有「 stop 」的牌子就是警告停止的意思,而這都不需要看到人、或聽到聲音,而能傳達這種表徵功能,使默契經驗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