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起來語言和文字都是人造的!所謂自然生成的,大都是歸屬於動物性本能,人類自然生成的部分,大概只有有哭、笑,喊、叫,也就是多屬發抒、發洩本能性部分,其重要的特徵是沒有溝通的必要性。全世界的各種語言、文字的最初始特徵,即是基於溝通的必要和必然性下產生的,也就是都是人造的,經過連續性的默契和記憶漸次產生成長形成。
這可以由觀察全世界各地的嬰兒,最初始的本能性「類溝通」行為,只有哭和笑!哭可以說是人類最初始的表達本能,而笑則是最先學會的接收訊息能力。全世界的嬰兒都是一樣,自然生成的溝通本能,就是只有哭和笑而後在母親的照護下,漸次模仿、理解言語,因為多是由母親習得的例子占大部分所以稱為母語。有許多原始民族部落中,男人負責打獵,育嬰則由部落中的女人共同為之也就是不只有生母,這有一個良性的結果使得嬰兒語彙多樣化。
現代人類的生成可能約4萬年,而文字生成的年代大概是5~6千年左右,先有語言、後有文字,這可能是通論也就是所有文字,都是依或由哪一種語言生成沒有例外的例子。前一陣子也稍微看了,專家的對談好壞我先不做評論,其中有人談到台語就是閩南語,說台語豈不是也是在說他媽的母語?(這裡應是雙關的俏皮話,倒不是粗魯的罵語),其實許多人在這裡就犯了錯誤!有邏輯錯誤、也有認知錯誤。閩南語並不是原生於閩南,它也曾經稱為河洛語,而更早有可能就是漢語本身,因歷代輾轉多數集中於福建南部,而稱為閩南語。
到台灣四五百年之後,成為或稱為台語,這跟河洛語輾轉到閩南落地生根而稱閩南話,是同樣的依事實、現實的實証主義行為或稱謂!很合理也很合常識!反而不稱為台語而稱為閩南語,也根本不對(因為它可能是之前的河洛語)!這就是邏輯矛盾入門中的,自我言及的矛盾!從千年以前的文字文物,對照到現存的語言當中,可以觀察到文字、語言,契合度最高的可能是漢字和閩南語或台語!如果從這個現狀去反推論,漢字依閩南語、河洛語或更早的稱謂,創造的可能性目前所知應該是最高!也就是它可能是當時的漢語!這是依實証的論辯這個部分不需、也不該受情緒判斷影響!也就是,語言、文字的由來尊重實証,而語言、文字的成長、發展,則需要情緒纖細性分辯後妥當推動。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