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0日金曜日

宜蘭經驗

20幾年前就去過北海道的鄉村,夏天就看過有人站在溪中釣魚,帶著可能是兒子、可能是孫子。20幾年前我看北海道的民房,多是兩層樓合掌斜背式的屋瓦房,20幾年前我看到北海道農民,秋天時就晒蘿蔔干……20幾年後的今天,仍然看得到有人站在溪中釣魚,帶著可能是兒子、可能是孫子。仍然看到多得是兩層樓合掌斜背式的屋瓦房,也仍然看到有農民種蘿蔔,可能也會在10月時曬蘿蔔乾作〝沢庵漬〞(takuantsuke 日本蘿蔔乾)…20年前台灣人一年不到3萬人造訪北海道,20幾年後的去年有25萬台灣人去北海道。

我也來談一下我的「宜蘭經驗」的看法,我之所以舉北海道作為例子,同時也認為在談宜蘭經驗之前,可能有必要先了解「文化」(culture)的語源,可能是來自於拉丁語的〝耕作〞(cultura),而「文明」(civilization)的語源,則是拉丁語〝civitas〞是都市化、或在都市裡的生活的意思,也就是其實現代化不必然就等於文明、更不必然就等於文化!應是先定義好或釐清「文化」與「文明」的基本概念,可能比較不會使內容失準或空洞化,舉「文化」和「文明」為例子說明,是希望能將視角深入到心靈層面「文化」,和現實存在的層面「文明」。

首先是心靈上,對土地的認同和歸屬感,無疑的是陳定南和接下來的幾位繼任者,成功地創造也朔造了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這從宜蘭出身的人,似乎都勇於推薦「宜蘭經驗」的情熱可以感受得到,我想其他台灣人應該也很少人會去反駁,因為這幾乎已經是「相對的事實」了!我不說「絕對的事實」,因為可能有的人基於政治理念的衝突,或者政客或部分媒體操弄,潛意識裡似乎是不願意承認,可是又無法有力反駁!

「宜蘭經驗」是訴說一個成功的經驗,而不是一個完美的經驗,成攻是喜悅、完美則是滿足!我想謝長廷市長所創造的「高雄經驗」,也是如此!如果說民進黨或台灣人,在強調「宜蘭經驗」或「高雄經驗」中,比較是類似一種喜悅的傳播,但是國民黨或台北市馬英九,卻是喜歡用媒體與外在,傳播一種表面的完美,台北市或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當中,能發自內心傳播喜悅的例子,到現今為止一直尚未出現!所以胡志強、馬英九等,一直需要用很表面的宏偉的硬體建設,來作為補內在建設的不足。

如果用料理師作比喻,宜蘭的陳定南、游錫堃縣長,只能用菜園中能種出來的蔬菜,做出青菜料理,或者再加上小河邊摸到的蚵犡煮成蚵犡湯。資源的運用與創造的用心,才是他們真正該被評價的,而不是如胡志強、馬英九們,資源豐富的〝朱門大縣〞,能做出幾道紅燒獅子頭等大菜?而也許他們切掉不要的菜屑,或許已經夠節儉的人家做一桌料理了。這是在批判成功或不成功、完美不完美之前,所需要的天平般的心、天平般的眼!在完美中找尋不完美、在不疑處有疑,需要的是「智慧」!在不完美中看到完美,可能得需要有欣賞的心靈!

0 件のコメント:

語言隨想(四)

人的一生多數是處於主客觀不一致的狀態,詳細應該說,主觀情感、客觀實証的格差,反而是一種稀鬆平常、或是常有的事與狀態,如何調適為可控制範圍?可能是終生至難之業!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無法分清楚所謂主觀客觀的釐清辯明,不過,其實分不清、不理解,有時候反而可能也是一種幸福。這十幾年來,每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