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日曜日

擊掌與鞠躬

上周匆匆回台灣,原本想陪走「逆風行腳」台中段,不料有空上網時,卻已經看到已經走到台中縣豐原段了!實在是非常抱歉!特別網上道歉、也給予加油。我是經驗主義論者,我也說過「一步實踐、勝過百部理論」,記得曾經在網上鼓勵網友,送他一句日文「若者よ 嵐であれ そよ風であれ その身をそらせ!」(年輕人!不管是暴風、不論是微風,挺起身逆風向前行),這個「逆風行腳」正是這樣的寫照。人是非常渺小、人力通常也是相對地微小,但是心志所能帶來或是給予的影響力,卻是可能遠超過可估算的!事實上當年李應元先生,發起「牽手護台灣」初期,甚至連民進黨內自己的同志,都不看好、甚至看輕,但是他卻成為近幾年少見,相當成功的一種社會或是民意運動!

沒有力量的正義是無能、沒有正義的力量是橫暴,沒有力量的正義必須彈劾、沒有正義的力量必須反抗,因此正義和力量、必須要能妥善結合和真誠的實踐。一個社會改革運動的成就,有時候往往並非得力於,有否足夠的知識分子?而可能是需要有無數堅毅的實踐者,即使這些實踐者初始也可能,只是一些很單純而簡單的概念。明治維新事實上是到昭和時期,才被使用的用詞,在明治時期他是叫做〝御一新〞、或是叫〝明治一新〞,而且那時候也多是指政治或政體的改新。其實就是根源於倒幕派的推翻幕府的執念,眾所周知的就是坂本龍馬,和幾位九州、四國邊陲地帶,中下階層武士結合運作而成,後來卻成就為一個國家民族、政體、政治、文化等,總合性的革新運動!

這次的「逆風行腳」雖然也是一種苦行社會運動,但是其中有幾點,卻是有別於江蓋世所提倡的非暴力運動,和林義雄先生的沉默苦行。首先是成員多是以青年層為主,照理講這應該是,要以民進黨的抬面政治人物,特別是這次落選的從政黨員,因為真正有虧欠台灣支持者、或台灣人,正是這些活躍在政治舞台的人物,是他們應該帶頭自責反省!不過我似乎沒看到幾個螢光幕政客,出現在這個行列當中。不過這也似乎是民進黨年輕層,一種黨的文化改變的開端,或者是對那種鎂光燈渴求症的政治文化、或是價值,一種維新或是改變或變革,至少這種用實踐行動的新民進黨運動,或者有可能成為新台灣運動的開端

比起之前一群頂著舊日的學運光環,說是要新民進黨運動,可是念念不忘的卻好像是鎂光燈,而並非精神,所以嘴巴先行、最後好像也是以嘴巴結尾,要來得令人感動或激賞。林義雄先生曾經帶領的反核千里苦行,雖然也是值得令人敬佩的運動,但是他一直保持沉默苦行的形式進行,可是觀察這次「逆風行腳」,卻有兩個動作值得刮目相看,或者可成為一種新文化的開端,那就是用擊掌互相鼓勵、傳遞心意,這或許可能成為一種identity ideology(齊一性的意識形態)的象徵性動作,可以取代民進黨向來慣用的激情式的號召,日文叫做〝触合い〞(fureai)互相接觸傳遞意識、意象、鼓勵,也有別於藍營所喜好〝暴走式〞的〝嗆聲〞方式價值。

另外就是每走過一個縣市,回首鞠躬所傳達的意義,我看是一種有別於一般性的台灣文化,比較趨近於類似日本敬謹的文化,一種對土地、對人敬謹的動作,而不是用嘴巴形容。921地震時,李敖也曾形容只有日本的搜救隊,對救出的人或死者敬謹地鞠躬,一般舉凡對於愛或尊敬,用言語表達,可能比不上用動作傳達直接而真實。用擊掌來代替語言傳達心意交流,真實單純而直接,細心想可能大家會發現,一般中國人是不善、或不喜歡鞠躬,台灣似乎也被這些所謂中華文化,燻得迷迷糊糊也不太鞠躬,好像多只限於做錯事、請求原諒的不得不時才為之,希望「逆風行腳」的這兩個深富意義的動作,可能帶起一種心態、或態度上的新文化運動!

0 件のコメント:

語言隨想(四)

人的一生多數是處於主客觀不一致的狀態,詳細應該說,主觀情感、客觀實証的格差,反而是一種稀鬆平常、或是常有的事與狀態,如何調適為可控制範圍?可能是終生至難之業!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無法分清楚所謂主觀客觀的釐清辯明,不過,其實分不清、不理解,有時候反而可能也是一種幸福。這十幾年來,每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