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水曜日

實證主義優於事實主義

我不是醫療專業我也來回應一下,大概以年代向錢看裡的江守山和洪素卿為主,以及多數柯白粉們,所主張的全面普篩的效用性,先從客觀的執行面看,普篩究竟要消耗掉多少醫療人力和費用?還有後續的輕症的收納處理、收納場所的準備工程考慮,醫院或防疫旅館要不要準備?再來外境移入的普篩,從五千人規模時就在主張普篩,篩檢時間以最快四小時計算,移入人員四小時的收納、等待場所,是在機場還是另設場所?可能性和適當性就比篩檢本身更麻煩了!

如果從這些人主張普篩開始,一個三月份大概台灣的醫療人員八成,已經被搞得精疲力盡、醫療資源耗損掉一大半,但是、但是、但是,我雖然不是醫療專門,我是實證主義者,那就用實證來檢驗,到今天已經是四月八日,以發病週期最快五天、絕大多數14天來觀察,台灣的本土病例約五十來個,就算以韓國爆發日做基準220日到今天,已經是第七周,也就是已經過了三個14天週期。

今天台灣376例,其中本土52例、境外324例,就以今天為準,顯然台灣疫情中心的的判斷和處理法,已經可以足足打普篩主張者三次的臉,也就是不是只有你比較聰明,會想到普篩一次明確暢快,可是普篩並不是唯一有效的抗疫手段,事實上現行機敏的補篩,好像沒有比較差,最重要的是這方法節約資源和保留了醫療體力,最重要、最重要的,就別再以為只有你聰明別人傻瓜啦!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5

語言是形成文化很主要的特徵或因素,而文字則是強勢文化的特徵!語言具有連續性記憶默契或經驗的機能,而文字則多出了一種表象強制化的功能。例如:門口貼出「慈制」就是有母喪,立有「 stop 」的牌子就是警告停止的意思,而這都不需要看到人、或聽到聲音,而能傳達這種表徵功能,使默契經驗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