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他處的反論:
不要為「自自冉冉」文過飾非
自自冉冉的爭議,自始我就把它分成兩個命題思考,
一個是:(1) 自自冉冉真的錯了嗎?
一個是:(2 ) 總統府真的錯了嗎?
一個是可能性的推理思考實驗,一個是現狀的分辨辨明或究明(這是日式用詞)。
本人在你的文章出來前五天就曾提出過王伯仁的文章,根據他的文章主張「自自由由」應該是比較有可能,證據到哪裡事實就在那裏!無須多辯!但是尾端陳燦星所言「…..但總統府幕僚不查,事情發生後又有眾多阿諛諂媚者為國王穿新衣,令人不喜。」,這種情緒狗尾續貂就大可不必了!把評論對手說是:眾多阿諛諂媚為國王穿新衣,我就判斷這一位陳燦星,可能是根本不看別人在說甚麼?這種情緒性的認知,可以的話請他包一包回家自我觀賞即可!
辯論是立証的交手評比,而不是甚麼輸贏,尊重證據是忠於事實而不是勝負!
坦白說你的文章內容先別論,標題卻是敗筆!你把提出反論或反証的人或文章,已先打成「文過飾非」,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辯論議論態度!也就是你已經不接受反論的可能,已經在情緒邊緣。我之所以文章就教於你,就是你文後這幾句
「然而,把「自自冉冉」硬拗成「自自然然」的通假,或者把一個古語硬說成是新詞,則屬文過飾非之舉。」
至於你提的三點事實:我們就來檢驗你的事實!
陳凱文:
只說三點事實
一,賴和成詩時間,是大正四年,1915年,那時他已21歲,而日本尚未經濟蕭條。
二,即使他用日文漢字,但上文已述,「自由」作為日文的和製漢譯,在1915年已有43年歷史
三,即使他用日文漢字,也有「自然」一詞,最早把nature意譯成「自然」的,也是日本,賴和學過日文也不會不懂「自然」怎寫。又,「冉」在日文反而是生僻漢字,所謂用日文漢字所以不寫「自然」,學理上站不住腳。
第一點:就可能認知有誤,賴和寫詩時間這沒有問題,但是大正期的經濟不況,是在戰前(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就已經產生,再往前推日本每十年就一次大戰,1894年日清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下面這一個經濟研究表連結,提供給你參考驗證。
第二點:自由是古詞,中村敬太郎翻譯自由之理(自由論)40餘年,這個是時間事實,但是和賴和是不是用自由?沒有絕對必然的關係!他的詩後用「乙女」證明他寫詩的當時,應該是日漢混和思考用字用詞!
第三點:顯然你並不通日文?所以無法想像「冉」的日語音,和「然」的台語音根本就是同音,因此無法接受冉是然的同音假借的可能!冉是冷僻字?賴和曾經幫楊逵(原名楊貴)取名,這個逵字更冷僻了!一般字典還查不到(貴和逵同音音讀為キki)。
再回到前頭我自始的態度,我是把自自冉冉當成是一種推理思考實驗,可能性是推理思考實驗的重點,在考證與推理中,再小的可能性都不能忽視或放過!不管是邏輯性或科學性論證。我對絕對主義就是存疑,因為絕對主義正是阻絕思考終止思考的兇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伯利亞出兵軍費和軍事支出
言葉 は 感情的で 残酷で ときに 無力だ それでも 私たちは 信じている 言葉 の チカラ を ( 語言是 感情的 殘酷的 有時 也是 無力的 但即使如此 我們仍然要發揮 所信任的 語言的力量 ) -朝日新聞 ジャーナリスト(journalist)宣言-
2017年1月9日月曜日
登録:
コメントの投稿 (Atom)
詐騙本部
柬埔寨的台灣太子集團,縱橫台柬政商名流 , 金流被北檢扣押數億元之後,你以為從此就過太平盛世了嗎?那你也太單純了,其實他的歷史比起你我都久,說簡單一點自從有人類開始他就存在了。爾虞我詐不是始自今日,三十幾年前流行於日本的「俺、俺」,也就是台灣之前的「是我、是我」,兩代的親情就是弱...
-
正常人都是哭聲入世沉寂離開 , 哭聲其實就是一種對環境的不安 , 沉寂可能是一種滿足或放棄 , 或是一種不捨都有可能 , 看每個人的成就而定 , 不過幾個生物本能倒是可能一致 。 例如 : 媽媽 、 爸爸是一種對聲帶的認識或測試 , 所以人類對父母的暱稱幾乎都是爸媽 , 六個月的...
-
人口論的第一版主要是由三個部份構成: 第一部份是對於啟蒙思想的疑念的立場展開的論說,對於進步主義所主張,人類社會各類繁多存在的貧困和惡德,可經由社會制度的改編而得以根絕的說法,馬爾薩 斯認為事實上是一種錯誤,因為一、食糧是人類的生活不可欠的東西,二、人類的情欲是不會減少的。如...
-
在亞洲日本算是有名封建的國家 , 日本古時候人不管高低都有身分 , 沒有身分的就叫 〝 非人 〞 或 〝 穢多 〞, 在台灣到現在卻還受中國之苦 , 日據時期再怎麼苦人還是往上的 , 甚至如果沒有變化 , 連李登輝都可能變成日本人 。 228 是一個分水嶺 , 1945 年中國人...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