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土曜日

相對的和絕對的 (一)

中秋節烤肉忽然之間又好像要被環保文化正義魔人拖出來鞭笞一番好像幾年前我記得好像是賴清德要禁止中秋烤肉(對不起舊記憶有可能不精準)我也寫過批判文章由於我也讀學文化人類學也東施效顰蘇格拉底到處問人甚麼是文化但是很殘念也很寂寞因為不只中國人喜歡隨口說中華文化如何悠長精深但是卻又說不出文化的本質簡單說文化是甚麼沒有一個講得輪轉清楚

在台灣,也總是有一些人,特別喜歡用文化素養罵人,但是甚麼是文化到底講得清楚嗎?文化素養又是甚麼碗糕呢?文化講不清楚又如何分辨甚麼是文化素養呢?我一直主張認為,哲學始於思考、文化則是由觀察展開,文化內涵:慣習、意識形態和智技能等,並非全部以理智或理性形成或構造完成。套用叔本華的說詞:文化頻於出口的人,可能才是最沒有文化的人。我則把它改成:最喜歡用文化素養罵人的人,可能就是最無文化素養。

我不喜歡吃烤肉,到現在也未曾烤肉過,我進廟也不拿香、更別說燒金紙,但是我從來也沒有反對過,別人烤肉、拿香拜、燒金紙,因為這些慣習會被流傳,可能就存在文化的意義,但是用火的安全則是一種教育範疇,不能在公園、道路旁烤肉,和不能烤肉,意義不能是等同看待!燒香、燒金紙,牽引到消耗木材、空氣汙染、迫害環境等等,不覺得過度牽脫了嗎?世界上還有潑水、丟番茄、冬天泡冰泳的,無法理性解說的習俗慶典。烤肉也許就是,家族團圓的一種媒介,燒香、燒金紙,也許就是和神、和逝去祖先的思念、心靈信仰的一種溝通媒介。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5

語言是形成文化很主要的特徵或因素,而文字則是強勢文化的特徵!語言具有連續性記憶默契或經驗的機能,而文字則多出了一種表象強制化的功能。例如:門口貼出「慈制」就是有母喪,立有「 stop 」的牌子就是警告停止的意思,而這都不需要看到人、或聽到聲音,而能傳達這種表徵功能,使默契經驗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