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信的民族, 通常也是常自省的,唯有自信才敢比較,才可知不足。成長簡單,只要能生活就能成長,覺醒卻需要機緣與智慧,理念只有堅持,智慧是要靠學習用最原始的初心。
「政客」與「獨立運動者」,有一個本質上的差異,「政客」以從政為目的,獨立運動只是他的手段。「獨立運動者」以獨立為目的,從政只是手段。
政客通常他們一定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如再擁有權力,就如鬼再予金棒 (日文成語如虎添翼之意),"思想"是現代獨立運動野武士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政客心念的是權勢,操弄的是政治,現代的手法是選舉,所缺的也不屑的就是"思想",所以速成簡化的口號就變成旗幟,省略了繁複的辯正思考,因而目的、手段就可混淆。運動的本質、與政客的思維,是有很大的不同,運動者藉由運動本身來凝聚再擴大,政客只思考如何利用它,來轉化為選舉操作。選舉只是運動的一種手段,可是太多人把它當成目地,所以政客綜藝化、明星化變成是必然現像,妥協、
折衝時當然就抓不著立場與重點。
台灣現在究竟還有多少人在檢索,除開選舉平常都在做了什麼?如果選舉只是檢驗獨立運動的一種方式, 對選舉的所謂勝敗就沒那麼悲觀與重要。獨立運動應超越政黨的思維,也就是不是政黨在帶領獨立運動,而是獨立運動在帶領政黨,就以228手護台灣,即是成功的獨立運動!制憲正名不成功(我不說它失敗),多少是受政黨之害,獨立運動應是無色的。藍、綠是政客數人頭用的, 擺脫不了色彩的羈絆,就看不到本色,支持統一的就算是統媒所做的調查,所剩多少?可是一選舉"著色"之後,為何落差卻是如此之大?
3年之病需求10年之艾,歷經五十多年的不正常統治,台灣要完全自主,當然不是易與之事。一條河流顯現的是這城市的文明,一條清澈優美的河流,必須所有住在河邊的人,共同愛護才可能維持,維護鄉土、維護環境才能維繫人與人之間的記憶和感情。獨立運動如果無法觸動心的結合,就會變成事倍功半,甚至因而失敗。
日本德川家康,在得知織田信長被殺時,心想這是機會來臨,立即領軍向京都。途中卻傳來豐臣秀吉已經進入京都,當時德川軍多數認為應與豐臣軍一決勝負,德川家康卻說 ”再等十年吧!”退回岡崎固守,最後才能在關原合戰勝出。豪氣萬千、一股作氣決勝負,當然膾炙人口,審度時勢、忍辱負重也是求勝所必要的。
921地震在我故鄉發生,原定2年的組合屋,3年時仍有人要求延期,我跟我太太說:努力的人也有2年未到就般出去的,懶惰的人10年也搬不出去,至今仍有人賴著不走。無心自立的人,給再多幫助也惘然。神戶大地震,日本災民在風雪中排隊領取熱食,日本政府也是2年後即拆假住所,難道日本災民都已幸福美滿!當然不是!" 志氣 " 才是脫開貧窮、擺脫困難、追求成功的主要依據。
日本明治維新,是在兩百多年最強的德川幕府的掌控中,由四國出身的坂本龍馬,四處鼓吹九州的邊陲鹿兒島 (薩),本州的邊陲山口縣(防),所謂”薩防聯軍”開起倒幕運動,當時豈會比如今台灣情況好到那裡!用 " 志氣 " 去感動人心,其力量更是以大於等比級數,而且是呈幅射狀幔延,所以日人鼓勵人常用 ”龍馬精神 ”即是如此。
言葉 は 感情的で 残酷で ときに 無力だ それでも 私たちは 信じている 言葉 の チカラ を ( 語言是 感情的 殘酷的 有時 也是 無力的 但即使如此 我們仍然要發揮 所信任的 語言的力量 ) -朝日新聞 ジャーナリスト(journalist)宣言-
2010年3月4日木曜日
登録:
コメントの投稿 (Atom)
利己與利他
那天看到新聞報導 , 有一位日本人年輕時專心於公司 , 將近四十歲才和認識女性結婚 , 每天忠心於工作好不容易屆齡退休 , 可是領完了退休金回到家 , 接到的除了妻子祝賀的花束 , 也接到一紙離婚申請書 。 其實這可能是一則製造的故事 , 我並非說它不真實或不可能發生 , 相反的...
-
正常人都是哭聲入世沉寂離開 , 哭聲其實就是一種對環境的不安 , 沉寂可能是一種滿足或放棄 , 或是一種不捨都有可能 , 看每個人的成就而定 , 不過幾個生物本能倒是可能一致 。 例如 : 媽媽 、 爸爸是一種對聲帶的認識或測試 , 所以人類對父母的暱稱幾乎都是爸媽 , 六個月的...
-
人口論的第一版主要是由三個部份構成: 第一部份是對於啟蒙思想的疑念的立場展開的論說,對於進步主義所主張,人類社會各類繁多存在的貧困和惡德,可經由社會制度的改編而得以根絕的說法,馬爾薩 斯認為事實上是一種錯誤,因為一、食糧是人類的生活不可欠的東西,二、人類的情欲是不會減少的。如...
-
在亞洲日本算是有名封建的國家 , 日本古時候人不管高低都有身分 , 沒有身分的就叫 〝 非人 〞 或 〝 穢多 〞, 在台灣到現在卻還受中國之苦 , 日據時期再怎麼苦人還是往上的 , 甚至如果沒有變化 , 連李登輝都可能變成日本人 。 228 是一個分水嶺 , 1945 年中國人...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