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0日日曜日

人生、人性

我一直喜歡看拳擊賽,可能很多如同內人一般,總認為太過暴力,但事實上高水準的拳擊賽,卻是體力、技術與智慧的綜合,和粗暴或暴力其實是相差甚遠。但我喜 歡看的卻是另一個層面,兩個人被限制在邊繩之內,作最直接的對打,勝負就在這個空間無從逃避。上台之時誰也是鬥志高昂、氣魄萬千,深怕透露任何缺點給對 方,甚至是一絲絲的〝弱氣〞。人生不也是如此,無處躲藏直到倒下或者投降、分出勝負為止。

每當KO、TKO勝負已分時,看到勝者的歡躍,通常我反而常注視 敗者的神情,彷彿看到一絲淡淡地,類似人生的悲傷的氣息。10幾年前日本有一位沖繩縣出身的羽量級拳王,好像叫〝浜田〞第一次在日本本土衛冕,當時日本人 為他瘋狂、寄予無限的厚望,日本拳擊界、影視界,也用意了 最豪華的舞台,當他進場時歡聲雷動的樣子,只能用激狂形容。但比賽卻是失敗,浜田受了相當大的打擊重創,被判定失敗時,目送勝利者歡呼之後,在台上向四方 觀眾謝場時,卻是被賞以坐墊和瓶瓶罐罐,看到血流滿面被墊子砸個正面,卻猶是充滿歉意的面容。

這使我想起德川家康所說的:「弱小是一件悲哀的事!」。失敗的拳王下台時,已不是蜂擁而上,而只剩下一個教練牽著被血模糊視線的失敗者,人生的殘酷就是如 此活生生演著…。有時候人在製造偶像也是相當自我,放縱愛、恨也相當自我,所以當然通常是不會自制的,至於〝人性〞那也是在背後,因此當然也看不到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5

語言是形成文化很主要的特徵或因素,而文字則是強勢文化的特徵!語言具有連續性記憶默契或經驗的機能,而文字則多出了一種表象強制化的功能。例如:門口貼出「慈制」就是有母喪,立有「 stop 」的牌子就是警告停止的意思,而這都不需要看到人、或聽到聲音,而能傳達這種表徵功能,使默契經驗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