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6日金曜日

現代國際貿易的先行者-大衛.李嘉圖 (四)

「大地的生產物-亦即是由結合勞働、機械和資本使用,而從地表上所取出之物,在社會的三個階層之間,也就是土地的所有者、耕作所必要的資財即資本的所有者、和土地耕作付出勤勞的勞働者,所分配。但是在社會的不同階段裡,大地的全生產物之中,以地租、利潤、賃金等名目,在三個階級中個別以各個比例分配,其差異卻是相當大的。為何如此?這主要是因為 土壤的實際肥沃度、資本的蓄積和人口的多少、以及農業上的熟練和創意和用具,皆是相互依存的緣故。」-(李嘉圖「經濟學及課稅原理」上卷)

1817年李嘉圖在好友詹姆斯.米爾的鼓勵下出版了「經濟學及課稅原理」,但這些原理卻很多是在1815年和好友馬爾薩斯,在經濟刊物的議論中成形的。而 他最早的評論其實是1809年,在英國經濟刊物Morning Chronicle匿名投稿的「金的價格」,是針對拿破崙戰爭後所引發的通貨膨脹處理問題的評論。李嘉圖認為通貨的增發致使物價上升的貨幣數量說,建議英 格蘭銀行收回貸款、收縮銀行劵發行,其實凱因斯著名的「貨幣改革論」,早期也是投稿到新聞的文章,在論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引發的通貨膨漲時,當時的凱因 斯仍是貨幣數量說的信奉者,相隔百年凱因斯,也曾有和李嘉圖持相同立場看法的時候。

李嘉圖所提出的理論當中影響後世最深、也最長久的,當然是「比較生產費說」,可是綜觀他所有的理論,卻不僅是如此而已,除了初試啼鶯的地金論爭、 到後來和馬爾薩斯的穀物論爭,而後有名的著作「經濟學及課稅原理」的完成。李嘉圖承襲了史密斯的理論,吸收其他經濟學者的說法,修正構築成自己的理論,使 他成為古典派經濟學的完成者,而其中主要內容其實是由所謂「四支柱子」,撐起了古典派經濟學的架構。

0 件のコメント:

語言隨想(四)

人的一生多數是處於主客觀不一致的狀態,詳細應該說,主觀情感、客觀實証的格差,反而是一種稀鬆平常、或是常有的事與狀態,如何調適為可控制範圍?可能是終生至難之業!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無法分清楚所謂主觀客觀的釐清辯明,不過,其實分不清、不理解,有時候反而可能也是一種幸福。這十幾年來,每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