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台灣媒體或媒體人,或許是一種無來由的優越感造成,很多都是贏的時候是中華隊、輸時卻是變成台灣隊,或許是一種無心插柳或者是一種反發的意識,最大的全國性改變,也許就是來自於世界12強賽的冠軍戰,陳傑憲打出三分全壘打通過三壘時,那個胸前比出手勢可能是在控訴,12強居然只有冠軍隊胸前的莫名其妙,也就是沒有國家名字的屈辱,這個運動人的遺憾卻已經忍受30多年。運動應該是沒有種族之分的,可是事實上最講究種族血統的,不就是運動嗎?你舉得出來世界短跑或長跑名將,哪一位是白人嗎?中國共產黨自從乒乓外交得逞之後,獎牌數直線上升,可是獎牌數等於自由民主嗎?沒有一位世人、或中國人、或台灣自以為優越的人說得出口!要騙人首先可能得先騙過自己吧!
第二個改變可能是來自於大罷免,昨天(4/19)據說幾萬人上凱道,可是不只沒有遊覽車,同時好像也看不到行政權執政黨,也就是民進黨人的旗幟!證明這群人少有是動員來的,同時各種旗幟飄揚那個畫面,就是一種追求自由的畫面,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把各個團體結合在同一空間,卻又不互相叫囂、謾罵、指責。藍白勢力目前主導國會,可是卻又同時顯現出懦弱,自許佔據多數民意卻又怯於民意。選舉、罷免、創制、複決都是公民權,選舉具有強制性每四年固定一次,這是公民權的強制性,其他創制與複決,其實都是一種罷免權的變形,可是他必許滿足一定的條件,也就是限制性權力。不要以為這是一種簡易的權力,如果不作弊你連要貫徹全家意志都有困難,所以這也是階段性連署的必要性。
明天開始我會把以前所寫的文章重新貼出來,請理解我的一意孤行。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