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畢生,可能都在推行共產主義,史達林晚年推行的,則是反資本主義的共產黨,而毛澤東就是在推行絕對主義的共產黨,現在習近平所遵循、柯文哲所崇拜跪舔的共產黨指導。很多人分不清共產主義和共產黨有何不同?簡單說,共產主義其實他的核心是要推動平等,當儲蓄是一千元和一百元就會產生高低不同,如果用長期收入做標準,就會產生階級意識,也就是收入一千元和收入一百元的生活,不可能在同一水準或過相同生活。所以共產主義在追求的理想,就是一種平等思想也就是沒有差異的生活,因此最簡易的就是在經濟上,不要產生差異所以共產就不容易產生不同,可是引發人性的弱點,也就是惰性或等待可能是始料未及,完美是人性所追求的,可是這世間可能不存在完美這回事,因為完美之後可能就是缺陷的產生,當失去動力時可能懷疑存在的必要性。
現行的共產黨和所謂的共產主義,根本是兩碼子的事別要搞混了才好,一般人可能很難理解或分清楚這其中的分別,在日友人感到很納悶不解的是,照理講中國共產黨也已經開放觀光數年,世界各國旅行團中國人,難道看不出內外自由民主的差異嗎?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被驅逐出境的中配,在台灣可能發表不少怨言內容,台灣也有部分別有用心的政客或團體,主張言論自由可以無限上綱,可是這三人回中國至今,有誰知道發生何事?也就是資訊不就是因此中斷嗎?共產主義也許是為了平等,但是共產黨講究的一直是絕對性權勢,所以有關係則沒關係,沒有關係則大有關係。馬雲、馬化騰財富也許不少,可是親人應也許多,諺語說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你也許不知道每一位能出國的觀光客,都必須是共產黨員,當從資訊源頭管制時,你還有三頭六臂多少能耐這又要唬誰啊?
附註:
其實共產不一定不好只是層次很低,人類初期不止共產還共食,原住民出門打獵就是靠一群人,一隻山豬、一堆漁獲很少是個人完成,所以群策群力共力為之,當男丁外出時女人也許在家紡織,因此小孩還共管或共養,所以人和人的絆也就是連繫很強,也是後來部落的由來。後來進入農耕就開始講究個別所有,究竟種番茄和芭樂不可能相同,土地也有肥沃與貧脊之分,原住民往山區發展不是被趕,而是山區才有獵物隱藏、平地則要他物引誘獵物,這也是農耕的由來。水一定是由上往下、由山坡往平地流,共產並非不好只是人性不可能反朔,因此由共產主義發展成資本主義,也許就是一種自然硬要違反自然,才可能是共產黨的災難原因,藍反共、綠保台是台灣最有利的狀態。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