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木曜日

左派的道德需求

我來給你贊聲「社會主義的問題是,別人的錢,有花完的一天。」,我再補上狗尾續貂「社會主義餘剩情懷,造就了世間有救濟不完的貧困,因為窮是越救越窮。」台灣所謂左派的社會主義青年,打抱不平的方式是資源均分或財富平均分配,也就是主題主旨就是平等!這是原始左派追求的原點!而原始右派追求的一直是自由,其實真正的原始平等或公平,應該是自由!也就是開始即平等或公平不設限,而不是結尾公平或或結果平等。

就像開放自由採葡萄或果實,才應是公平不設限的平等,有人勤快、有人動作慢、或者懶惰,所以不應是採完果之後均分果實,結果的平等,其實是建立在過程的不公平(不平等的付出),社會主義對於平等的處理或追求,可能一直在採用不公平的思考和手法,而卻又不自知,所以他必需要道德當裝扮。右派或自由主義追求的是自由而不應設限,除了財富不設限、當然也包括身分不設限,而這才應是平等的最深奧義與原意。

右派或自由主義對於財富,是主張或採取積極創造獲得,而有別於左派的財富平均分配的消極平等思考。而所有左派或社會主義,其所有的成就,其實是在均分貧困,拿非自我創造的財富,來救濟或消除貧困,當你的貧困能由別人的財富中得到緩解,你還有需要勤奮的理由或動機嗎?

社會主義或左派,說穿了只像是另一個宗教濟貧團,宗教利用了善和信仰,拿別人的財富濟貧,所以社會主義必須擁抱道德,做武裝或裝飾,這才是所謂的社會主義,打抱不平的情愫本質或真面目!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5

語言是形成文化很主要的特徵或因素,而文字則是強勢文化的特徵!語言具有連續性記憶默契或經驗的機能,而文字則多出了一種表象強制化的功能。例如:門口貼出「慈制」就是有母喪,立有「 stop 」的牌子就是警告停止的意思,而這都不需要看到人、或聽到聲音,而能傳達這種表徵功能,使默契經驗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