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0日日曜日

西化的前奏

16.17世紀的歐洲大航海時代,幾個著名的海權國家首先登場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是義大利人,但他是在請求葡萄牙協助被拒之後, 轉向西班牙求助得到允許而成行的。但這兩個國家都幾乎在1580年代,被歐洲更北西的國家荷蘭和英國所超越

1581年荷蘭從西班牙的統治中獨立,除了在 大西洋和太平洋海上打游擊,掠奪西班牙的船隊之外,也暗中模仿西班牙在美洲、亞洲殖民,後來還成立東印度貿易公司。經營最鼎盛時期,整個歐洲的船隊總噸數 200萬噸之中,荷蘭就佔了90萬噸,英國才50萬噸,西班牙才約25萬噸、法國10萬噸,1588年英國船隊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正式取代了西班牙和荷 蘭成為新航海雙雄。 

1543年在九州種子島,葡萄牙商人透過明儒的中介,將火繩槍傳進了日本,織田信長1575年就是用三段式火繩槍隊,在長篠合戰打敗武田軍流鏑馬軍團。之 後九州就成為南蠻貿易的勝地,德川家康雖然禁止傳教但並不反對貿易,但到了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為了防止九州大名勢力坐大,只限制開了平戶和長崎兩港貿易。

1624年禁止西班牙船隊上岸,1639年禁止葡萄牙船隊上岸正式鎖國,也因此荷蘭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為海上強權,所以之後和日本的暗中貿易交流,也成 為荷蘭獨占了。 日本從幕府鎖國開始、到美國培利艦隊黑船事件的開國為止,所有的西洋事情幾乎是指荷蘭的意思,因此在日本所稱的「蘭學」,是指透過荷蘭傳入日本的學術、文 化、技術的洋學總稱,例如醫學、化學、數學、科學等。

甚至到了募末福澤諭吉,原來是學儒學接受兄長的建議,到長崎學荷蘭語,回到大阪的緒方洪庵入塾學習 蘭學。後來到江戶(現在東京)當家教,據說為了買書到橫濱,原本想找外國人對話,卻發現幾乎都是英語,荷蘭語根本無法溝通,所以才再重新學習英語,這個例 子應該可以隱約了解,日本的外國語言的變遷。

至於現代大量外來語的使用形態,應該是始於明治初期,但看明治期的書典,可領略當時並非非常盛行,當時的文人書信來往,還幾乎大量使用漢字。例如:荷蘭人 日文是オランダ,可是明治時期很多書典卻是稱「阿蘭陀」人,coffee有寫可比、可否、珈啡不一而足,可以看出當時語言也是在摸索成形的階段

甚至到昭和初期二次大戰前,日本人的漢字使用還是相當高,ラ-メン也寫成「拉面」,「醬油」的醬字筆劃太多就寫成了「正油」 日本可能是世界上繁體字使用,僅次於台灣的國家,從這個角度看,如果要說肉麻的「兄弟之邦」,可能日本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恰當許多。 

0 件のコメント:

政治微觀

基本上我以台灣人的立場,對立憲民主黨的印象感覺是很差的,立憲民主黨可以說是,日本所有政黨當中,最親中、同時最輕台的政黨!小沢是代表性人物。從鳩山政權開始小沢是幹事長,就曾主導 600 人議員團到中國朝聖!立憲民主黨政權之下,「弱腰」從鳩山到菅直人表現無遺!從教科書、到地球儀、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