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曾經有過〝和語〞和〝漢字〞的一段爭戰,建議停止遣唐使派遣的菅原道真,自己本身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學識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也一直高升為右大臣,和當時的左大臣藤原時平,同樣權傾一方,後來被藤原時平謠言菅原道真反天皇陷害,而被罷黜九州太宰府。而這個政爭緣由於,菅原主張重整律令制也就是公平稅制改革,而使得一般公卿的既得利益階層,恐怕自己的利益被剝奪,而藤原則是主張提出莊園管理令,確保現有利益階層。
這個政爭就是在當時日本朝廷中樞公然開火,而就是以〝語言〞為政爭的方法,菅原就以〝六國史〞編纂為主,集結漢字派的官員。而藤原則是發展當時,仍屬於女性用字的平假名為主的和歌編集〝古今和歌集〞,後來平假名和歌派的藤原勢力勝出,平假名也正式進出宮中官式用語之中。但是一千多年來,漢字卻仍是日本人最重要的文字,現在如果一份日文報紙,完全使用平假名出刊,先不論意思是否能完整表達,可能閱讀時間也要增加3到5倍。 最後是完全我個人的原因了,事實上在論壇上,我幾乎沒有看全羅字的文章,主要是我還在學速讀,大概我看一分鐘的文章。
如果用念的依NHK新聞報導一分鐘唸120字的標準,可能要30分鐘,而且通常我是不唸文章,所以台語文寫的文章,會造成讀文章時的混亂,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困擾。母語是根,是傳遞這個地方總和的ideology的主要依據,其他的語言是有效或有能的工具,至少對於台灣是海洋國家、或是具有海盜性格的後代來 說,都是一種天經地義或必然必要的思考,但很顯然這是被忽視的。曾經跟有台商聚會的場合,我說台商把自己的下一代,送到中國讀書或讀大學,是既浪費又愚蠢 的選擇,我當場建議就功能性考慮,寧可送到韓國或日本或歐美各國都優於中國!
不管台灣將來是統是獨,到中國讀書或讀大學,對一個台灣人是效益最小的投資, 除了一張也是大學文憑的效用之外。而日本的多語言能力,源自於明治時代西化運動的認識,到日本的紀伊國屋書局,幾乎可以找到古今世界各國,有名有用的書 或日文翻譯書,這個和台灣的差異性值得深入研究,卻是一個非常明顯而深刻的現狀。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