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陳水扁、趙少康、黃大洲三人鼎立的結果:43.67:30.17:25.89
2002年,李應元對馬英九:35.89 % 對64.11 %,
2010年,蘇貞昌對郝龍斌:43.81 % 對55.65 %,
2014年,柯文哲對連勝文:57.16 % 對40.82 %,
參考陳水扁到蘇貞昌,可以看出真正的藍綠版圖,和綠營的地板(李應元35.89 %)。
藍營天花板(馬英九64.11 %),減掉藍營地板(連勝文40.82 %)=23.29 %,
柯文哲(57.16 %)減掉綠營地板(李應元35.89 %)=21.27 %,
也就是以藍營天花板、綠營地板,約可計算出白色力量的終極天花板,可能是不超過24 %。
如果以最近的選票分析(柯文哲-蘇貞昌)=13.35 %、(郝龍斌-連勝文)=14.83 %,
也就是白色力量可能有15%的實力存在,柯文哲如果在藍綠推出人選時,可能也只能以這15%作為基礎考量。
而這15%如果以上一次選舉觀察,可能是分裂自藍營較多?也就是15%加上綠營天花板,剛好符合柯文哲當選得票比。
所以三方合戰用綠、白、藍40:15:40, 就算實際一點 35:15:35 做起戰開打的基礎計算好了,再加進現狀考量,其實藍綠都各有勝算的可能,反而柯文哲變成最危急,不是嗎?靠夭!綠營到底是在〝驚三小〞?我實在看不懂!
附:(地區不同比喻可能失當,但是如果用放射性普視觀察,黃國昌的罷免投票,如果把罷免4萬票,看成是藍營的票,反罷免算綠營興趣缺缺,都是白色力量的鼎力支持,2萬多票如果以上次立委選舉總票數16萬票,2萬多票大約是15%左右,也就是這些網路叫囂不已的所謂白色力量,大概只能用15%這個比率值計算。)
以上的數字都不是民調數字,都是實際發生的得票數據,或者她才就是最真實的民調!她和一般民調最根本的不同,在於一般民調說穿了,只是對選舉權人(或非選舉權人)的一種情緒探索,而選舉則是選舉權人(不含非選舉權人)的實際行為!
有人可能會說姚文智得票率可能比李應元更低,也就是姚文智可能創造綠營新地板,是的!也許是有可能!但是未投票即下此判斷,那已經非理性討論範疇!而是一種詛咒,一種純情緒性而且是惡性的詛咒!你不是該來這種討論壇,而是應該去自立神壇、紮草人作法才對,這樣是不是才能使你心神能否獲得安慰?!
哦!順便一提(前面已有人提過),李應元挑戰馬英九時,支持度比是15.44%比56.6%,好像民調李應元和姚文智同樣的難兄難弟,但是實際比是35.89
% 對64.11
%,媒體唱衰的程度根本是不相上下毫無二致!早就說過,綠營的戰略應該是〝伐柯.打丁〞就有可能打出活路和機會,因為柯文哲勢必要〝爭藍〞才有活路!
言葉 は 感情的で 残酷で ときに 無力だ それでも 私たちは 信じている 言葉 の チカラ を ( 語言是 感情的 殘酷的 有時 也是 無力的 但即使如此 我們仍然要發揮 所信任的 語言的力量 ) -朝日新聞 ジャーナリスト(journalist)宣言-
2018年5月31日木曜日
登録:
コメントの投稿 (Atom)
人心
說台派或台灣人,其實表示未必是被民進黨脅持,說綠營也包含其他認同台灣的小黨,否則即使是民進黨也不表示道德高尚,不會邯鄲學步或輕視支持者,更不會無視支持者的存在,知道反對者並不是因此諂媚有加。大罷免當初有如苦差事沒人要理,等到事情一有眉目了就爭先恐後,立法院綠營原本就是在野黨,還大...
-
正常人都是哭聲入世沉寂離開 , 哭聲其實就是一種對環境的不安 , 沉寂可能是一種滿足或放棄 , 或是一種不捨都有可能 , 看每個人的成就而定 , 不過幾個生物本能倒是可能一致 。 例如 : 媽媽 、 爸爸是一種對聲帶的認識或測試 , 所以人類對父母的暱稱幾乎都是爸媽 , 六個月的...
-
人口論的第一版主要是由三個部份構成: 第一部份是對於啟蒙思想的疑念的立場展開的論說,對於進步主義所主張,人類社會各類繁多存在的貧困和惡德,可經由社會制度的改編而得以根絕的說法,馬爾薩 斯認為事實上是一種錯誤,因為一、食糧是人類的生活不可欠的東西,二、人類的情欲是不會減少的。如...
-
其實我是心情很不好 , 我的母語是台語 , 台語源自於閩南話 ,可是已經類似但不同的語言, 這是個事實根本無需否認 , 我無意批評美容業者 , 可是放眼日本或歐美 , 有整容的名流和沒有整容的名流 , 哪一個比較自然好看 ? 中國廣播公司 1920 年代 , 在中國就成立廣播電台...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