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水曜日

華盛頓的斧頭

在台灣如果讀過小中高學校的歷史,而還能記得些微內容的話,不知道有沒有察覺?從春秋戰國到清朝,到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幾乎沒有任何兩個朝代的領土疆域是相同一致的!但是中國人讀歷史,也像儒家一樣,光有思想(應該是思和想),而沒有理論!沒有基礎、標準,就很難有立論和討論的可能,因為天南地北,各說各話、各行其是、各取所需,討論再久都很難會有令人滿意的結論!所以只能用概括、籠統以成,所以用五千年來涵蓋,用中華文化來統括,其實只是一團混亂模糊。

西方有一句諺語Ship of Theseus(特休斯的船),是希臘的著述家普魯塔克(Plutarch),他的有名著作「比較列傳」(Parallel Lives)中,描寫雅典王特休斯攻打克里特島,殺死怪物米諾陶斯Minotaur,從米諾斯迷宮Labyrinth逃出,回航所乘的有30支大船槳的船,據說在雅典保留了很多年,由於年代久了木頭毀朽,所以陸續不斷修補替換,最後已無原船的木頭,那麼這艘船還能稱是特休斯的船嗎?

相同的諺語,還有「華盛頓的斧頭」George Washington's axe,有時候也說成「我祖父的斧頭」my grandfather's axe例如:
the owner of George Washington's axe which has three times had its handle replaced and twice had its head replaced」,
This is my grandfather's axe: my father fitted it with a new stock, and I have fitted it with a new head」。(這我就不加翻譯了)
簡單地說,就像是:「我家有一隻珍貴的祖傳斧頭,光刀刃就換過二次,刀柄部分也換了四次」。但是西方的諺語,是一種諷刺的笑話成分居多,不過許多中國人、和囫圇吞棗人云亦云的台灣人,卻是用異常正經的精神,不斷地以「中華文化」,來另類表現這把千古奇斧!

中華文化一族,對「中華」的族群解釋,最喜歡常用的說詞,大概是幾乎未行醫的醫科出身的孫文,所說的漢、滿、蒙、回、藏,從族群來看,這是五個族群,各擁有不同的食、衣、住生活習慣和表現,也各有不同的宗教、風俗、習俗等,精神層面意識形態,更是各有相異的語言、文字、歌謠、戲曲等智能表現,幾乎無一文化經驗特徵是相吻合,卻用統括強行包紮成一束。中國人最自誇的中華文化五千年,不就是這種實像嗎?不就是這樣一回事嗎?更不要談中國之內,少說就有50族以上,語言可能有上百種。

叔本華批判,文化不離口的人,可能就是根本不懂文化的人。就我的經驗,碰過的中國人,和在台灣喜歡開口閉口中華文化的人,即是這樣的傾向居多!至少我相信叔本華是沒有騙我。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4

歷史無須美化、但也無須扭曲,對於鄭氏政權也應該是如此!只有盡可能地回復他的本貌,溝通原本就是要從些微的相同處開始,即使是微小回歸歷史 , 而不是因一時的政治需要,而利用鄭成功,這可能也是我之前強調過的部分。所以我取鄭成功反清抗清的意志,和立基於台灣的意義,想努力建立台灣建國的根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