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哲學和文化學的方法論上,我一直是用這樣態度,或者給初步的定義是:「哲學由思辯、批判開始,文化則是由觀察、探討展開!」,由於我認為概念、觀念,
必須先經過嘗試著自我定義,所以可能需要多方借用到語言文字,才能闡明而後得以掌握,所以一直用「思辯」而不用「思辨」。至於對於批判,一般哲學上的批判
比較趨近於是,對真實的認知追求,或者對於事實(fact)與真實(true)的分辨論証!但是卻常常被通俗的簡易地,解釋為或被誤認為,是對人事物的指責,因此除了談哲學一般我則盡量少用。
哲學上我用「思辯」,但是文化學上我就主張用「思辨」!文化是由觀察探討展開,很多時候可以不依靠語言文字,例如印加文明馬丘比丘,為何在海拔三四千公尺建立黃金宮殿、甚至空中城市?雖然不懂印加語、不識得印加文字,但是仍然可以依靠詳實的觀察、多方探討, 解析事實、釐清真實。復活節島的摩艾(moai),曾有約1000座被建造,應該是僅存的人類生活遺跡,由遺跡觀察推論,一千多年前可能有約一萬到二萬 人,可是可能由於大量砍乏森林,使鳥禽離散、肥沃土地流失,最後人群也離散,而這都沒有語言或文字留存,除了運用觀察和思考探討之外,無法就現實或事實 (fact)追索真實(true)。
事實和真實並不等同,最顯著的例子,地是平的,在一千二千年前,可能是人類所認知的事實,即使約紀元前二百年,艾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就曾主張地球是圓的,他甚至被稱為「世界第二個全知者」而得「β」的稱號,而「世界第一個全知者」就是柏拉圖被稱為「α」。但是即使如此,當時就已觀察到鯨魚不是魚,而是哺乳類動物的亞里士多德,還是形容天體有如超大禮堂的屋頂,也就是天動而不是地動,地是平的這個事實,一直要到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後,才被真實所更正。
事實和真實並不一定等同,也就是有時候、或是很多時候,是事實卻未必是真實!或者一般的事實,究竟會有幾分真實?這卻是要檢証!例如:馬英九說他「愛台灣」,既然從他口中說出,當然可以認定這個事實,但是,是不是真實?就可以用哲學的、文化學的加以檢証!否則鄧小平也說他愛台灣,去問胡錦濤,他一定也會說他愛台灣,但是真實可能是他們愛的,只是他們自己的權勢、或權力維持比較多吧?馬英九的愛台灣,也只有出現在選舉期、或選舉前,就像他愛的國旗,是不是事實呢?當然是事實!只不過都是在,中國官員來之前、和回去之後!在台灣愛、卻不敢出國愛!這個愛究竟有幾分真實?實在令人存疑!
檢索本次選舉,可能會發現幾個有趣的事實或現象,一向以來台灣的選舉;綠營的激情,幾乎可說是一種印記,或普遍社會印象,可是即使選戰已進入短兵相接的決戰時刻的現在,普遍觀來,卻好像在野的國民黨,在挑戰在朝的民進黨!馬英九活像一隻公雞領著全黨,簡直是像雞飛狗跳毛躁的挑戰者,而蔡英文卻像沉猛威嚴的鷹,鷹睨全場的掌握者,蔡英文顯然已經掌握,領先者無須理會其後的追逐者的叫囂步調!
這次選舉翻轉的軸線,在於國民黨在走回民進黨至今為止的步數,熱衷於激情而卻少冷靜,而民進黨的蔡英文,卻已先顯露一種職掌政權的穩定感,冷靜中隱含著激情,國民黨最近的荒腔走板,似乎意謂著強弩之末之態,而蔡英文卻有一種騰飛之鷹的泰然!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