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2日金曜日

生活、人生

人生很苦悶嗎?生活很乏味嗎?政治紛爭令人厭煩?論壇也吵得很?好像以上都是!似乎令人無處躲藏,雖然這些枷鎖大部分是自己加上去的。網上或許有人也是如 此吧!但是這些卻又是活著的証明。曾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喜歡春天、還是喜歡秋天?發覺健康的人,似乎喜歡秋天比較多,身體孱弱的人,卻有喜歡春天的傾 向。

找枷鎖纏住自己,這種少年維特式的煩惱,其實是一種不智的生活,這使我想起日本作家渡部昇一,曾翻譯過P.G.Hamerton的一本知的生活 那是在談自己確立人生最高喜悅的生活法。我想開始嘗試,另一種自省的生活方式知的人生,我想這會是我短期自我對待的方式。

已經忘了是在哪裡看過一則故事,描寫一位已退休的大商社社長,有一天被通報警察逮捕,原因是偷換了人家的公事包。警察非常好奇如此的身分,為何會淪落做 賊,作筆錄時這個社長才說出原因。自己從年輕一生懸命地工作,到了退休時突然感到人生空虛莫名,因此產生對別人究竟是在過什麼樣的人生的好奇,想藉由偷換 公事包窺視別人的人生。

人是很自我的動物,但卻又不一定能夠面對孤獨、或者忍受孤獨,人生是生命的總和,生命的內涵其實是由每一個生活片段所組成,而生活就是一種自我對待。
知的人生簡單的歸納,就只是真實的自我對待,但真的如此簡單嗎?

0 件のコメント:

致敬女人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男人 , 可是從我青年開始 , 我就是一個兩性平權主義者 , 我不會屈服父權 、 也不輕視母權 , 父親 、 母親的姓氏同樣都應受到尊重 。 父母是一個完全分立的兩人 , 我和兄弟姊妹才是他們的交集 , 為何稱為母語而不稱父語 ? 因為人類從牙牙學語多數是母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