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6日水曜日

論名器與知識份子

台灣心、台灣情其實是充滿台灣的各個角落,都是值得敬佩!我是不會比人家少,但也未必比人家多,這是我真正的體認。學生時代我曾經假期時打工帶台灣旅遊團,也在新宿逛大街,這些台灣鄉親貴賓們,有的甚至還頭帶著寫有〝某某宮太子千歲千年華誕〞帽子,穿著當然是一看便知的鄉下人。曾經有同學會的人問我: 「你帶著這些鄉巴佬在東京逛街,會不會感觸到台日的落差,而感到臉上無光?」,我跟他說:「是的!我感到很羞恥!但不是他們讓我羞恥。而是台灣的知識份子的無能!讓我感到羞恥!」。

2005年11月14日月曜日

正直的價值、正義的距離

年輕的時候在台灣,總覺得受到太多的壓抑,跑到日本來時,雖然是陌生的異地,也事實上存著生疏的莫名恐懼,但是自由奔放的雀躍,總是蓋過了許多未知的恐 慌。在當時的年代,〝台獨〞如眾所知,豈止是十惡不赦而已,但也許是自小叛逆的緣故,對我來說卻是有如清教徒般,聖潔的存在的理想主義者,心儀既久得到自 由奔放之後,當然不由分說自願追隨其後。

2005年11月4日金曜日

文明的界線

許多年前我曾帶日本朋友到故宮博物院,抵達時有攤販趨前兜售,我跟他拒絕多次而吵架,他罵我「別以為帶日本人多了不起!」,我跟他說「你生活困境可能令人同情,可是你沒有重要到,可以佔據共同的資產營利謀財!」。民主的價值是不是理應服膺?其實也未盡然,服膺者就需戮力實踐,而不服膺者我行我素、無視也無仿,為狂為狷皆是人生,所能道者,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遺憾而 已,但服膺與不服膺者,都不會具備破壞的權利或藉口。

淺談台灣.2

一般討論歷史時難免都會受既有的意識形態的影響 , 很難說絕對的公正 , 只能據可參考的各個歷史紀錄 , 交叉檢視 、 探討 , 尋求一個較接近客觀可能的史實 。 沈建德所舉的歷史事件 , 先不論真偽雖然這些的事件 , 基本上和 228 有部分類似性 ,也就是 都是殺戮本質 ,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