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元朝攻打日本時和日本軍對壘,日軍老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堪一擊,因為元軍利用戰鼓來作為攻擊的訊號,日本戰馬在戰場上沒有這個經驗,所以驚慌不已根本無法對抗。但發現元軍晚上都會回到船上,所以日本軍就利用晚上在海邊作壘牆,把戰場圍堵在海陸對抗因而取得互角之勢,後來因超強颶風侵襲,使元軍幾乎一夜之間潰不成形。六百多年後日本學者,深入九州沿海的海灣,由躺在海底的元軍船錨,發現都指向同一方向,而推測這支遠征軍雖是被大自然打敗,但也有一個人為的致命傷,不只造成這支遠征軍覆滅,也使元朝元氣大喪,甚至牽連到國家戰力、和元朝的朝祚。
元大帝忽必烈第一次侵攻日本失敗,第二年立刻又組織ㄧ支,軍容更強大的遠征軍,總數約達14萬人,同時為了運送這支強大軍隊,而強令快速造船,所以把當時只能製造航行於內陸河,造船的工人強令徵召。這種只會造平底船的工匠,根本對於海象一無經驗,因此二次遠征失敗只剩一部份將領返回,因為將領坐的是尖底的海船,所以能在惡劣的海象中殘存。後來第三次遠征計畫,也在忽必烈死亡而告終作罷,因此這位習於陸戰的大帝,錯估形勢和好大喜功,應也是造成大敗的主因。其實忽必烈是不是好大喜功,可能也不要太急於下定論,這可從主要元軍大將,幾乎都是乘坐尖底船,也就是適於對應海上風浪,而多數的兵士卻都坐,適合河運的平底船,打下日本是實力的展現,另一個作用消彌反對勢力,不就是好聽又不跳針的大義名分。
毛澤東用人海戰術打韓戰,一方面對俄羅斯和北韓有交代,把反對勢力送上戰場,也可能是戰略考量之一,也就是這些武器不足的軍隊,如果多是心向國民黨的異議分子,消除反對也是一種利益不是嗎?明天2月20日烏俄戰爭滿兩年,俄羅斯的手忙腳亂,到現在已經沒有,一戰決勝負的軍事大國霸氣,甚至領導共產國際世界,對抗美帝歐洲北約的地位,好像已被共產中國取代的趨勢。戰爭原本就是諸刃之劍,傷人也可能傷己,烏克蘭、芬蘭、迦薩走廊還多是陸連,不像台海根本是海連,元日戰爭元朝曾建立歐亞帝國,卻連一個小日本都灰頭土臉,你還以為共產中國是蠢人當政嗎?對付外國人老是吃敗仗,對付本國人兇猛得很不是嗎?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