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才是從平安時代(794-1185年)開始發展的藝能,最初原是慶祝新年〝言祝ぐ〞(ことほぐ發言道賀)的歌舞稱為「万歳」(まんざいmanzai), 本來的〝万歳〞是祝賀萬年久遠、或永遠昌榮的意思。中世以後新年的時候在宮中或是寺廟裡,邊陳述祝賀的話語邊配以舞蹈的「千秋万歳(せんずまんざい)」, 就成了日本漫才的原型。
到了近世有了一種「太夫(たゆう)」和「才蔵(さいぞう)」的藝能,則是由兩人一組到普通人家巡迴表演,一個人敲著鼓另一個人和著節拍跳舞,說一些慶賀之 語配合滑稽的舞蹈交互表演。這種型態的万歳,在江戶時期全國各地依地域不同,而有冠稱為「三河万歳」「大和万歳」「尾張万歳」「秋田万歳」…等多種。
後來漸漸地發展成不止單純歌舞而已,有加上互相配合的話題、謎語問答…等才藝,更增添滑稽的趣味性而大加流行,但歷經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式 微了。到了明治時期在大阪發跡的〝寄席(備有席位聚客)演藝〞的万歳,則是以所謂的〝三曲萬歲〞為基礎發展的,那是一種以胡弓、鼓、三味線三種樂器,熱鬧 助興的万歲表演,初期的万才也是依此模仿有樂器伴奏。
漫才是依万歲發展而來的,到了昭和初期1930年代中期,才統一表記稱為「漫才」,而在大阪有的則是改用為「万才」(才是歲字的簡寫)。關西地區以大阪為 主,將古來的万歲獨自發展成一種話藝,在觀客面前以兩人一組進行滑稽的對話表演,用巧妙的對話配合提供客席歡笑的演藝,初期名為「漫談」,後來由吉本興業
的宣傳部命名為「漫才」,盛行在關西圈所以又稱為「上方漫才」,接著隔一年(昭和九年)東京的万歲,也改用「漫才」而統一名稱。
漫才主要是以二人的藝者表演的話藝,但是並沒有像「落語」那樣有固定的型態,有用背景音樂、也有藝者自身演奏,而且不單是會話、肢體的表現有時也派上用 場。漫才普通雖是兩人的組合的寄席演藝,但也有三人一組的則稱為「トリオ漫才」。漫才的衣裝傳統是以正裝為主,但是現代的年輕演者,則是多以普通服進行表
演,甚至創意標新的也有,小道具則是用的不多,總之對服裝道具等的限制不大,自由發揮反而漸成新漫才的主流。漫才這種藝能由於相當討喜,而且和現代電子媒 體的親和性優異,所以不論在電台廣播或電視演出,已經蓬勃地有超越落語的態勢。
表演漫才的藝者一般稱為「漫才師」,兩名演者一個是擔綱「ボケ役」、另一個則是演「ツッコミ役」:
ボケ役:就是飾演被期待在話題中、述說滑稽趣事的角色,在話題中顯露明顯的錯誤或誤解,而招來觀眾爆笑,這種多是由〝とぼける〞(滑稽遲鈍愚蠢)行為引來 笑聲的演藝角色,所以原稱為「とぼけ役」,但在藝席介紹時和另一角「つっこみ役」,連稱為「つっこみ(役)・とぼけ(役)」,就成為「つっこみ(役)と、 ぼけ(役)」(つっこみ役と(和) ぼけ役」),所以就轉化成為「ぼけ役(ボケ役)」。
ツッコミ役:則是專門迅速指摘ボケ役的錯誤地方,用手或小道具敲敲ボケ役頭,是一種好像專門取笑ボケ役的角色製造笑果,〝ツッコミ〞就是〝突っ込み〞也就是中途插入(插話)的意思,台語〝吐槽〞。
漫才種類可分為:しゃべくり漫才、コント漫才兩種。所謂的しゃべくり漫才,就是指純粹只以話藝進行表演的漫才。
而コント漫才:則是由笑匠或諧星的表情、表演輕妙滑稽的短劇的漫才。コント(conte法語輕妙附有機智的短劇、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富有諧謔諷刺的短劇。)。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