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於想知道或理解對方,而產生了溝通的需要或必要,而所謂的溝通,首先它應該是各主觀的交流,也就是我的主觀必須加上你的主觀,有我有你相互的意識,才是一種真正的所謂溝通,可是事實上一般存在的溝通,卻往往可能變成,只是我的主觀流出,而未在意他人主觀的流入,我的意思才是意思你的意思無關緊要,這可能只是聽訓而不是溝通。在大學時期有幾次就職面試失敗的苦澀經驗,因為被問我有甚麼能力?我通常回答沒有,因為我知道的是我的興趣,至於我有沒有能力?則應是別人對我的評價!或許是這個主觀認知差異造成失敗,但是我一直很堅持我的認知,也就是我只能回答我知道的,我沒有辦法回答我所不知道的。廢死、環保令人討厭最主要是,只理解一半妳能接受的那一半,至於別人的那一半,可能是多嘴或噪音,或只是不想了解的那一些。
人擁有五官、也俱備七覺,這是絕對性的擁有(都會有),例如:眼、耳、鼻、口、眉,人臉面相學上有五種感官,醫學上則有: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身體,五種感覺器官也就是所謂的「五官」,七覺如果是佛法上的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但是五官有所差異、七覺可能齊一可是每一個人卻也各殊,也就是所產生的主觀,則是一種相對性的存在!它就是你有這樣的主觀、他有那樣的主觀,所以主觀並不是壞事,擁有主觀也不一定是錯誤,問題重點在,你是否相互理解認識?會不會充分運用?哲學的目的在於探討究明,五官七覺的相對性存在,而玄學或莫名其妙學,則可能多在偏向強調或炫耀絕對性的擁有!吃素是一種對身體很好的念力,可是當他變成一種認知的德行時,可能比虎狼更兇猛其實追根究柢,可能因為吃素忘了需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