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水曜日

淺談台灣.2

一般討論歷史時難免都會受既有的意識形態的影響很難說絕對的公正只能據可參考的各個歷史紀錄交叉檢視探討尋求一個較接近客觀可能的史實沈建德所舉的歷史事件先不論真偽雖然這些的事件基本上和228有部分類似性,也就是都是殺戮本質但是鄭氏的本質比較是屬於開拓爭戰也就是對象屬於敵對性質居多而蔣介石的228事件和中國的六四事件相同卻是針對本國內的國民只是屬於意見衝突對立的人民這是比鄭氏的主張所有權或是排除所有權障礙或威脅的準戰爭性質的殺戮更殘忍而無正當性的濫殺

台灣的先住民當中也有所謂出草等爭鬥可能是基於生存遭威脅可能是基於所有權(或所有物)的掠奪或攫取這可能都應該可歸為一種強權力對弱權力擴張的潛意識欲望使然而這可能是很多從自然社會過渡到一般社會途中所常見的現象要以現代文明社會的道德認知去予以解讀或解釋可能常要失真那就好像是水中看花必定會受到一定程度折射的影響這也是我在之前文章批判過李筱峰如果只是一直依據的是現代的李筱峰的作為觀察歷史的基點或立足點那麼失真的毛病我看也是無可避免的

鄭成功的評價各式各樣清朝時期把他當叛軍日本時期把他當開山聖王蔣介石把他形容成民族英雄以自況中國人也把他形容成民族英雄(抗荷)可能都是基於政治思考各取所需而我都不認為這樣詮釋鄭成功是正確的首先我想應該把他歸還給歷史和確認他所做的真正史實他有沒有到台灣他有沒有和荷蘭人爭戰有無驅逐荷蘭等西方在台勢力他有無建立政權的官僚系統這些有無的確認並非困難再接下來他為什麼占領台灣也許是真的只是為了反清復明有沒有要復明無法驗證因為他死了鄭經之後也被出賣而被清國擊敗但是反清或是抗清卻是明顯的史實而清朝之後就是被中國承續了反清抗清延續為現代的反中抗中我認為台灣人沒有必要放棄這種詮釋可能

鄭芝龍時代開始就有台灣移入民鄭成功時代再加移入我把他形容是類似美國清教徒五月花號移入的Pilgrim Fathers(巡禮之父或開基之父)我想當時移入美洲的歐洲人究竟有多少人原就抱持要到美洲開國或是建立一個新國家的我想可能跟移入台灣的移入民類似的建立一個生存的新天地應該才是最初始的想法認知而由於在地的各種經驗累積才漸次形成一種新的意識形態,一種異於原母國的意識形態而後變為脫開原母國的意志而後才造就一個新的國家成型或建立美國初建立時才幾州和鄭氏政權成立於台灣時,其實也只以南部為主面積幅員有相當差異但是意義上不是相仿嗎

可能國民黨和中國人一直要把鄭成功詮釋成中國人而他到死時都沒有成為清國人更何況是之後的中國人而鄭氏集團帶進台灣的人不也是和鄭成功有相同或類似認知的人嗎那為什麼現代的台灣人在這種只是因政治需要利用鄭成功的國民黨人或是中國人的一套說詞之後而退縮呢我就是不這樣認為也無法接受這樣的詮釋所以我取鄭成功反清抗清的意志和立基於台灣的意義想努力建立台灣建國的根論的正當性與完整性否則如果照沈建德那樣的詮釋法可能會讓許多生於台灣也不能稱為台灣人活於台灣也不算台灣人連死於台灣都不能成為台灣人那樣的理論(誰才是台灣人)是要帶台灣人到何處我觀察不出他的理論方向性

0 件のコメント:

淺談台灣.3

「 開台 」 我就把她定義為 「 開拓台灣 」 吧 !以免和你說的 教育電視台 、 政治放送台 、 經濟新聞台 、 宗教台傳教台 、 相混淆。「 洋化 」 我也在進一步解釋 , 那是指 「 西洋化 」 ( 對照於東洋這應該沒有問題吧? ) 。 如果荷蘭在 16 世紀開拓台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