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情緒的對錯,有很多時候是不可解,而且可能就是紛亂爭端的開始!有時候理智之所向、情緒卻無法跟隨,老實說再觀賴和之後(26歲)的手稿,他寫的是「自自由由」的可能性反而比較大,學術論辯首重理性,也就是依證據而不是依情緒,如果那首詩手稿是賴和最後的遺作,那麼以平仄論、以語言字跡論,都有成立的可能理由,但是對照他之後的用詞習慣,反而變成應該是寫「自自由由」,論辯的解決最好的方式,就是立証,證據之前不應受情緒感染!就如愛因斯坦面對他的宇宙恆定論被挑戰,但是看了哈伯望遠鏡之後,他也不得不說:「他(宇宙)是在擴張」。
假說經過立証檢驗辯論之後,必須要回論或面對事實,而不是逃向情緒!這是辯論法則或規範。不過,今天我要回頭檢視的是現狀現實,蔡英文或總統府,出春聯選台灣文學者賴和遺作詩篇中文詞,依理當尊重作者遺作或遺族,這是普世的價值作法!其實就算不是美談,也應該是中規中矩無可厚非,可是問題就是出在馬後炮的批評者,把應該是學術論辯領域的理性,化成情緒批判針對的是引用者(總統府或蔡英文)!莫怪須文蔚會被起底政治立場(雖然我認為這是沒有必要),因為妳連要如何學術論辯都抓不準!
坦白說,由於總統府或蔡英文,春聯引用所引起的疑慮或爭辯,應該是要據此尋求根源予以論辯!就如福斯汽車安全數據造假,不是要去追責福斯汽車嗎?還是拼命撻伐販賣商呢?(對不起比喻的有點不倫不類)。如果總統府事前即使知道有爭議,而去尋求賴和遺族之外的人,那會不會有不尊重遺作遺族的嫌疑呢?對莫札特或畢卡索遺作有疑慮時,是去最具保存研究公信力的本家,還是某甲某乙?話說回來,在台灣對賴和最具保存研究公信力的,有誰敢自稱超過賴和文教基金會的?
總統或總統府是不太適合介入學術紛爭,問題是這個「自自由由」、「自自冉冉」之爭,是在總統府引用之前、還是引用之後呢?情緒纖細性的分辨,這些努力批判總統府,〝白目〞〝不識字〞〝錯錯錯〞的所謂學者做到了嗎?再退一步看事態,「自自冉冉、歡喜新春」,尊重在地文藝作者美意,也傳達一個語言趣味,到底是何錯之有呢?而你的批評又有多少善意呢?你確認你曾捫心自問省視過嗎?批人白目?我卻想問你有無醒腦?批人錯錯錯?妳對在哪裡?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