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流」很多人不曉得它的日文意思,但是如果把它翻成「風籠」,可能有許多人隱隱約約知道它是甚麼東西,這種東西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在機場跑道上,一個類似燈籠尾端開口,沒風時垂下來有風時隨著風勢高張,3、40年前有位歌星著名的歌名就叫「風從哪裡來」。台灣有高速公路始於1974年、全線通車是1978年,算來已經超過40來年,如果以人為例從瓜瓜墜地已經要步入中年,2、30年前我曾寫過文章,光有硬體而沒有軟體只是粗鄙的結合體,如果路旁有樹現在吹甚麼風、或者風從哪裡來,在車上無需搖下車窗也能知道。飛機必須在一個緊閉的空間,所以從「吹流」或「風籠」就能夠判別風勢,順風是一個很危險的起飛或降落,因此「吹流」或「風籠」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設置,否則光靠手腕或技術飛行,就能得知風向與風勢,這也太神奇了吧!你還信嗎?
大概十幾二十年前,有一次要送內人和小女去機場,從台中出發向桃園機場,經過有一處右邊是小丘陵,要經過大橋上橋時由於右邊一片空曠,不疑有他突然一陣強風吹向汽車,車子偏左向內側車道,還好旁邊無車否則可能就發生事故了。20幾年過去了我已經從有車階級變成無車一身輕,我是不知道諸位開車時在沒有行道樹時,是如何判別風向、風勢,或者也許你的車子有很詳盡的氣象、風象預報。現在高速道路到處都有,可是40幾年來高速道路的「吹流」或「風籠」卻還闕如。最近我已經不看政論節目,名嘴的綜藝化已經是一個趨勢,所謂的專家就是專門搞笑的一家,當你在車上時風勢的大小你是如何得知?不要再說你有天生異稟,毋需靠外在的客觀地告知,就能夠準確地判別風從哪裡來,偏偏颱風一年約有24、5個,是否吹進台灣那可能要看誰當總統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