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日曜日

確率的雲、半活半死的貓 (一)

總統大選只剩最後一周,現在的台灣大概有三分之二(這是我籠統的預估)的人,可能是處在焦躁和不安當中。日文有「一寸の先闇である」(寸步之前即是黑暗),一寸之前也就是未來,未來的不可確定性,正是帶來不安的因子。對於未來的認知愈大或明顯時,這個不確定性也會更加鮮明,換句話說,對於未來的期待或是憧憬愈大時,相對的不安也會更強烈。而此刻台灣的不安,並不會偏執地頃落於,所謂的藍營、或是綠營,而應該是很平均地座落於兩方的支持者,而強烈與否?卻是和期待成等比值。

每次的大選台灣的媒體、或是一堆媒體名嘴,總是會扮演起專家,說得口沫橫飛!哪一個人又是如何領先?哪一個人因為某某原因,掉了多少票?選舉又還沒舉行,到底是如何計算票的?如何得知勝選的必然呢?甚至支持率是如何得知?民調可能是唯一有力的證據,但是民調卻可能只是有如一種〝確率的雲〞,一顆骰子如果丟六萬次,那1~6出現的機率各約1 萬次。如果除開民調,一個人能確認(不是用猜測)週遭的投票決定的可能,一般不超過20~30人,每一個人細心回想自己,一天扣除平均8小時的睡眠時間,能接觸人的時間只約16小時,除非遇人即問〝你要投票給誰?〞,否則一天當中,你又能知道幾個?你碰過的人的投票可能決定?

我一直安慰我身邊的朋友,不安是由於對未來未知,也就是〝確率的雲〞要如何收縮?只有偶然性而沒有必然性!妳不安、對方一樣不安,因為他也無法掌控〝確率的雲〞!物理學界能參加索爾維會議Solvay Conferences的,就第五屆來說,20個人後來有17個人得了諾貝爾獎,他們對於下一刻的變化,也是一樣淪落在〝確率的雲〞的預測!就別說不太讀書、不太思考的台灣的媒體,和一竿的所謂媒體名嘴!他們的所謂支持率等等,可能也只是他周遭20人的認知而已,你確定他都詳細掌握得了,這20人的投票決定了?我看唯有努力,才是勝利的保證和依靠!

0 件のコメント:

利己與利他

那天看到新聞報導 , 有一位日本人年輕時專心於公司 , 將近四十歲才和認識女性結婚 , 每天忠心於工作好不容易屆齡退休 , 可是領完了退休金回到家 , 接到的除了妻子祝賀的花束 , 也接到一紙離婚申請書 。 其實這可能是一則製造的故事 , 我並非說它不真實或不可能發生 , 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