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以為我不喜歡寵物,可是應該有誤,我既喜歡貓的獨立,也喜愛狗的愛嬌,我家也養過狗和貓,可是唯一相同的是,我沒有用過鍊條,當然住在鄉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搬到街上,我沒有再養過狗和貓,是不是我變了?我想應該不是,而是我執著不用鍊條,可是這一定會影響他人,因此我既不養寵物、也不沾花惹草,可是我欣賞生命力。看著用鐵條雕朔盆栽的人,我既不羨慕、連交談都省下,我讀哲學,利己和利他,究竟是誰對沒有定論,很多人叫他出錢他很樂意,可是叫他用一點心意,卻推三阻四即使是自己的最親人。幸福是甚麼?是錢、是環境、是感受、是尊嚴…,都是但並不完整,利己或利他,並不需要虛偽、不需要偷拐搶騙,你也許喜歡小孩子,有的人想親她抱一下,可是有人像我,先想到的是我有甚麼會傳染給小孩子?不知道!所以即使喜歡小孩子,卻未必一定要抱他親他。
言葉 は 感情的で 残酷で ときに 無力だ それでも 私たちは 信じている 言葉 の チカラ を ( 語言是 感情的 殘酷的 有時 也是 無力的 但即使如此 我們仍然要發揮 所信任的 語言的力量 ) -朝日新聞 ジャーナリスト(journalist)宣言-
2023年3月3日金曜日
登録:
コメントの投稿 (Atom)
時過境遷
大伯父帶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跑到基隆港準備迎接祖國軍隊,卻被下船比台灣乞丐還不如的軍人嚇一跳,所以旗子也沒拿出來哭喪著回中部。二戰日軍敗戰初期台北有兩樣東西證明,當時社會水準直逼東京,一是水龍頭、一是黑膠唱片已在社會風行,不要懷疑!國民黨就是病毒!現在戰鬥藍把持的中廣,就是日治時...
-
人口論的第一版主要是由三個部份構成: 第一部份是對於啟蒙思想的疑念的立場展開的論說,對於進步主義所主張,人類社會各類繁多存在的貧困和惡德,可經由社會制度的改編而得以根絕的說法,馬爾薩 斯認為事實上是一種錯誤,因為一、食糧是人類的生活不可欠的東西,二、人類的情欲是不會減少的。如...
-
正常人都是哭聲入世沉寂離開 , 哭聲其實就是一種對環境的不安 , 沉寂可能是一種滿足或放棄 , 或是一種不捨都有可能 , 看每個人的成就而定 , 不過幾個生物本能倒是可能一致 。 例如 : 媽媽 、 爸爸是一種對聲帶的認識或測試 , 所以人類對父母的暱稱幾乎都是爸媽 , 六個月的...
-
記憶當中好像寫過這樣的題目,因為懶得再去翻舊文章,所以就暫定是1好了。 台灣人多數是善良的,可是很善良、也很健忘,很善良、也不太在意是非,很善良、善良得沒有甚麼邏輯!這麼多年來,我只能找到日文漢語的「不思議」形容。善良而健忘,不知道是該稱讚、還是該批判?去年曾寫過大統油事件...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