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種「冷漠的僥倖」,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詮釋:
努力地對邪惡示好,無非是期待讓自己,成為最後的受害者!(邱吉爾)
努力地對中共示好,只是為了自己對權勢的慾望,期待紅色的灌頂加持!(亞斯伯又打嗝)
香港的年輕人無法爭權、卻很爭氣,九月的選舉,應該是一場註定失敗的勝仗,因為敗選是輸、勝選也會是輸(被輸),因為國安法之下,民主不可能有勝仗,自由必受框制,只有意志能顯現李登輝所說的「立場的悲哀」、或我說的,場域的悲劇」。而香港人或青年毋寧是悲劇的英雄,無力無奈卻無畏,現實必會一擊,但歷史會記上一筆,這就是爭自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反觀台灣的青年,其實也該受鼓掌與稱讚,蔡英文的大勝、罷免不良政客的大勝,其實主要都是得力於青年的風起雲湧,但是其實台灣仍和香港有一相異之處,台灣並沒有香港的「場域的悲傷」的束縛,或者應該說,台灣已經掙脫「立場的悲哀」,但是台灣仍存些許「場域的悲傷」飄盪。
柏拉圖曾用「洞窟的比喻」完整形容,「立場的悲哀」與「場域的悲傷」,台灣曾經是洞窟的束縛的受害群,中國則是完整的洞窟內的人,而香港人曾是完整洞窟外的陽光之地,現在正要被強行帶往洞窟之中,只是這個最後的奮力,能否改變或改變多少而已。
哲學的相對主義、和文化中的相對主義,名詞說法雷同意義卻相異,哲學的相對主義是一種對立性或批判性的存在,例如:高個和矮人,有高個是因為或必定要有比他矮的人存在,才能顯現高個,或者矮人要碰到比他高的人時,才能認知自己是矮人、他是高個。所謂批判性並不是一般的批評或斥責,而是存在立基立點的評論判斷,高和矮,沒有同時對立存在,無法判斷,用矮去判斷高、或者因高才能判斷矮,高矮就是一種相對主義,沒有高矮或不論高矮,卻成了絕對主義了。
但是文化的相對主義,卻是一種容忍或相容的存在,也就是認知自己的同時,也包容或容忍或不排斥其他的存在,例如:會有男人也會有女人,會有白人也會有黑人也會有黃人。而文化的相對主義事實上是比較接近自由,可是哲學有絕對主義,很遺憾的,許多人也喜歡強調文化的絕對主義,菁英主義就是一種絕對主義,菁英和非菁英,初看好像是一種對立性存在,但是在事實本質上,因為他排斥或無法包容非菁英,只有菁英是菁英、或能成菁英,但是他是價值情緒上的分類,並不是型質上的分別,是一種絕對概念的分辨。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