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該作者認為是統媒的標題殺人法,但是我看統媒,這一次並沒有著墨太多,大方向看,它也可能只是縮減版面,其實也傳達了大部分原說者的原義或本義。而這可能在任何雜誌或媒體報導時,都可能採取的編輯方式,標題原本就無法涵蓋全文,這是寫文章的ABC!如果連這個也要推拖一堆,那可能就可判斷,這是不是原說者的本性使然?
姚某人在他的澄清文當中,提到他的學術訓練,是把它分類之後、一併處理,不一一作答,也就是把它分類之後,再包裹處理,這到底是甚麼方式的學術訓練?我倒是被搞糊塗了!或者是其實我是應該問他,你是哪一位老師、教授教的?我直接去質問他好了,怎麼會用這種胡塗、誤人子弟的學術訓練教人呢?那就有如,太陽系有九顆行星,然後只回答他就是太陽系行星,其他不一一作答(研究),而且這位姚某人,似乎喜歡先做結論?這可能就是來自於,他這種包裹處理的學術訓練法所致?!
我也來說說我所受的學術訓練方式,正好是跟這位姚某人相反,我的教授在我年輕時就教我,你可以提出任何假說,但重要的卻是之後的每一個立証、求証的工作!而且幾千年來,所有被稱為學者專家的人,幾乎都是在,提出假說、思考或做實驗,尋求有效,能說服自己、說服別人的立証與求証!如果只會提出假說,不作立証與求証,那是任何一個呆子也會作。所以:台獨有沒有市場?或台獨建國口號有沒有市場?你要提出何種假說,都可以,但重要的是你的立証是甚麼?沒有立証,哪來能得出結論呢?
前文提到,台灣獨立(台獨)建國,一直就是一種理念和意志,或者也類似於宗教中的信仰,它和市場所在處理解決欲望需求,並不同!西方宗教傳入亞洲或者台灣,大約是在16世紀,當時的亞洲對西方宗教來說,有無市場呢?經濟學確實是源自於哲學,但是並不表示都能互用概念詮釋,每一個概念或名詞,原本就都該有他嚴謹的定義,因為務必求得明確!這是哲學、也是經濟學的本質意義,也是學問的本質意義。水是由兩種分子組成,如果不釐清他是氫和氧,那麼它就一直都只是水。
這位姚某人的澄清文,其實到處在暴露他的,包裹處理、不一一釐清的,錯誤學術訓練方式,和結論與假說搞不清楚,混亂的思考邏輯,不過他也說對了一句話:「畢竟知識份子的發言不是聖經,我們同樣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是的!沒錯!我就是要嚴格檢驗,類似這樣的銀樣蠟槍頭,光只會提出聳動的假說,卻無能或懶於提出立証、進行求証的言論,與每言必出、掛在嘴巴已然已經成為習慣的,甚麼學術訓練?!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