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業
英國的產業革命是在發明紡織機之後,1760年代開始的,由於工業化的進展「物」或東西生產的產業中心,已經不是農業而是工業,從奎那到史密斯等 重農主義的經濟學者,對於經濟生產活動中心由農業轉為工業的變化,也應對於經濟學的發展。只是當時的工業並不是以大企業為中心的工業,而是以小工業成立為 主的工業。「國富論」中開宗明義第一篇即是對「分業利益」的說明開始,所謂「分業」即是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性而採取機能分割或分擔的形式。單一財 (物品或產品)的生產工作,如果交由單人完全擔任到生產完成,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為了能更迅速更大量的財的生產,而改為複數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分割負責, 各生產者按照訂定的工作進行生產活動,如此也能迅速而安定地供給市場。
史密斯用別針的生產作例子,1個都沒有受過訓練也不會用機器的工人,可能一天也做不出一根別針,但是如果經由把作業部門適度分割,個別生產者授予 各別訓練,那麼僅僅是10個人,就能1天製作初4萬8千支以上的別針。這是生產工程裡的技術分業,而社會上則是經由交換機能的流通過程等分業,更能使之效 率化,這種分業的利益是市場經濟繁榮最重要的原動力。英國的產業革命也應驗著「國富論」中的理論,一連串的產業技術革新,在1770年之後更是蓬勃發展。 史密斯所說明的經由分業而產生的生產擴大機能,即使是現代經濟中依然適用,而後來的大衛.李嘉圖,更是依此再發展成自由貿易的核心精神「比較優位說」。
市場機能
「國富論」的重要特徵,除了闡明分業的概念外,另一個就是市場機能的論說,一般都把它說為市場的發現。而在這本書中史密斯,只使用過一次的神的 「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卻一直流傳至今最常被提起,可能也是被引用最多的經濟學名詞。這個論說可能是源自於史密斯到法國期間,受了奎納的觀念影響,認為市場應該也像 人體一樣具有某種的自律機能(Mechanism)運作。再加上史密斯自己原本所學的「道德感情論」中,人類的利己之心,在人類動機中「同情」或「同感」 (sympathy)的運作之下,所可能採取的〝合理的行動〞,使商品經濟全體的需要與供給相等,而能使資源達到最適的配分(optimum allocation of resources)的市場機能(Market Mechanism),而所謂「看不見的手」就是一種人類利己心,和同感動機的思考或思慮。
對於需求和供給相等的論述,用某一商品例如電燈泡,當電燈泡不足時,也就是電燈的需要大於供給,因為有需要的買方,所以供給的生產者或賣方就會增 加。需要大供給少所以價格就會因而上升,供給業者因供給增加利益也隨著增加,所以供給量就增加。反過來說,當需要少於供給,電燈泡就賣不出去,供給過剩就 使電燈泡價格下跌,供給業者或賣方利益減少甚至損失,因此供給業者就減產。就是這樣市場會因供給和需要而自動調整,這就是市場機能。但「國富論」或史密 斯,也留下一個經濟學大問題,就是市場機能中,調整機能的指標利益的判讀依據「價格」,它的產生方式,史密斯只是開端,引發了經濟學的另一個核心問題,價 格決定的依據或方式。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