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非醫學的判斷,人活著的第一生命象徵是腦、第二象徵是心臟、第三象徵是肺,這可能是很通俗的生命事實判斷,當這三種器官任何一個停止運作,可能都得面 臨死亡的認定,這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或地區,可能很少人會置疑,但隨著醫學知識和技術的演進,生和死的界線或判別,可能就不是這般的通俗了。30幾年前曾 經有一位北一女的學生,因車禍變成植物人,可是很感人有一次看到電視上訪問她的父親,他父親說:「我已經老了,即將沒有辦法再護著她了。」,這30幾年沒 有關係的旁人,說或認定這個女生或已然成為女士,和死亡沒有兩樣也不是奇怪的說法。但是恐怕在她的父母心中,她應該一直是活著,即使她既不會說話、也不會 行動,因為語言或行動是生命特徵很重要的表現,但卻未必是成為生命的絕對表現。
文化是一群人、或一個部族、一個社會的生命象徵,這是我個人給予的第一項定義,文化人類學發源自人類學,但是和注重人類先天的、多數是緣由於遺傳,所進化 過程的生物學面像的自然人類學不同,它是由人類後天的學習、行為、行動模式諸側面,例如言語、技術、習慣…等,演化過程的總体的概念,也就是文化概念,而 形成文化人類學的体系。在英國或歐洲多是稱為社會人類學,後來傳習到美國則多稱為文化人類學。英國人類學者也是比較宗教史家,艾德華.布梅特.泰勒 Edward Burnett Tylor. (1832-1917),他從進化論的立場研究,初期人類文化発達狀況,他也首先對文化做過定義:「所謂文化或是文明,從廣泛的民族記載學上的理解,是指 一個社會的成員,所獲得的知識、信條、藝術、法、道德、慣習等,和其他各種能力習性等,複雜的總体統稱」。
後來繼承泰勒的是出身波蘭的英國人類學家,布朗尼斯洛.馬林洛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884年—1942年),他以豐富的田野調查研究各民族間的文化發展,他也是首先提出完整的文化理論,以取代以往泰勒所主張演化論 與傳播論觀點,進而開啟新研究方向的理論大師。一般人類學說史就是以他作為界線,分成前史和近代人類學,而他以實地的田野調查,構築理論体系的研究方法, 引導了美國文化人類學的風潮。和他同一時期的另一位英國的文化人類學者,艾佛列.瑞克里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 1881年- 1955年),他受了法國總合社會學大師,艾米耳.杜爾坎(Émile Durkheim, 1858年 - 1917年)社會理論影響,發表著重社會關係和社會構造等概念分析的構造機能主義理論。
也因布朗尼斯洛.馬林洛斯基和艾佛列.瑞克里夫.布朗,兩人都曾在美國執教,所以對美國的文化人類學界影響頗大,因此美國也在文化人類學界的廣泛發展,也 不遜於人類學的兩個重鎮英國和法國,甚至對於廣義的文化概念,美國的文化人類學界不止泰勒的演化論為基礎,洛斯基的文化理論和、艾佛列的構造機能主義理 論,甚至言語學和考古學的研究方法,也融合成更廣泛的文化人類學。很多人可能取笑美國的歷史短暫,而輕視美國發展的文化,甚取笑為沒什麼文化,但是就如同 美國開墾建國的歷史,事實上就像世界最好的車,都會銷往美國一樣,很多學問也同樣地,容易在美國被討論、被吸納、甚至發展。上述兩個英國人類學家如此,經 濟學界也是例子處處可循,劍橋學派的凱恩斯,他的理論卻是在美國發揚光大,而這就是美國的文化,有別於歐洲相同語系人種的英國文化,甚至以年輕積極進取的 文化觀,美國的文化其實是世界各國也難以模擬的。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