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懦弱的人總是相信命運,堅強的人總想認清因果。」,我ㄧ生從不算命、也不相信算命,我知道知識、科學仍然存在有很多未知、或 未可知,或者應該這樣說,知識或科學至今所能闡明的知或已知,可能遠小於未知。就像有科學家曾有這樣的說法,人類至今所能知道的物質,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 十,其他尚有百分之九十幾,是屬於暗黑物質dark matter,它是屬於自己不發光、也不反射光的未知物質,它充滿在我們的週遭,而我們尚無法認知,所以它就等同不存在一樣,但它卻是確實存在的。
為什麼會有文化?從自然的選擇的概念看,人類和動物的比較看來,或許人類是一種〝有欠陷的動物〞!就像人 和人猿很類似但卻不相同,或者也可以看成人類就是〝裸露無毛的猴子〞。因為沒有毛保溫、耐磨差的保護,人的腳也是無法靈活伸展的爪,因此無法在叢林中自由 攀爬,或是獲取食物的高度範圍,就比猿、猴來得更為狹窄。從自然環境的適應度和猿猴比較起來,相對地就比較有缺陷,但是也因為這種缺陷,使人類必須要攫取 獸皮,或者利用纖維類編織衣物避寒,挖掘洞穴或者堆積牆壁或屋子避寒、避風雨,避開其他猛獸侵襲。也因為可能是為了避寒,使人類發現火熟練地運用火,再由 熟練地運用火,而發展陶瓷等各種器具的發明製造,而產生了多彩多姿的人類文化。
而文化如果深層追查,或許就是人類在克服,這種自然的選擇下的缺陷,所孕育出來的智慧表現,文化不是只有在有文字時才成型的,文化除了是人類為了 生存所激發出來的各種表現之外,它也內含著智慧與趣味。客家料理的特色檢、油、鹹、香,除了是對應比較艱苦的環境之外,據說也是因為客家人因為避難遷徙, 所以多是採集合聚居,因此大家庭相當普遍。而一般煮食三餐,通常由輩分低的媳婦操作,但是因輩分低所以也是最後用餐,因此菜如果不煮稍為鹹一點,通常最後 是無菜可配,因而可能是因文化的選擇,產生一種飲食文化的特色。
有人說〝生活即是文化、文化即是生活〞,基本上意義是沒有錯,但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文化始自於人、源自於生存、產生存在於生活當中。文化是什麼? 這會是一個很長的話題,我沒有辦法由一.二篇文章中定義完整,但是我們仍要試著去學習定義,什麼是文化?否則每個人對文化只是依據自己的主觀認定,不只無 法討 論、甚至由於錯誤的認知,就容易輕視或誤解或者否定另一個文化的存在!這是學習認識文化當中,最沒有文化涵養的一件事,更不要學那一些似懂非懂,其實根本 是矇懂未知的故作文化狀,甚致牙牙學語編造一些,連自己都無法說清楚的譁眾取寵的名詞,這是對文化的一種誤解或是對文化的挫害。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