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始就定位自己,是一個台獨運動者,我曾嘗試分別運動者、和政治人物,或者等而下之的政客的不同,一般檢驗真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實踐,而選舉就是一種成績單,政客往往把選舉當成目的,而運動者則可能是把選舉是為推進運動的手段。所以選舉結果,雖然就是評斷的成績單,但是是目的、或是手段,檢視的認知就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目的那就是一種勝負,可能是一種希望或絕望的認知,但是如果是檢視運動成效的手段,那可能會是一種轉折,或可能成為運動的另一個契機,又或者是另一種運動方向的提示或啟示。
我喜歡讀哲學、也喜歡鼓勵人接觸了解哲學,哲學入門先要釐清物(存在)、釐清心(認知),同樣的存在(人)、認知的差異(政客運動者),就會有不同的現像結果(絕望和挫折或契機啟示)。坦白說對於選舉我也會有情緒高潮或低潮,卻不是挫敗或絕望,我也建議我的朋友用對的方式面對選舉,用對的方法檢視或檢討運動。我曾寫過西方的構造主義Structuralism,有一個主要的特徵,就是對於研究的對象,把各個構成要素分解,解析各要素間的關係,然後加以整理統合用來試圖,理解對象或推斷事實。
對於一個現象的解析,也應該是如此,例如生物進化的解析,不單單只注視突然變異、或是自然選擇的原理,而是應也包括生物的一般行動、和形質等,構造性全般的角度詳細觀察分析,而選舉和已知現象的解析也應如此視之。我想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的建議是能往更廣的視角,看待這個運動或選舉構造性的問題。事後的檢討是絕對必須的,但是我想先從有無契機論起,或是有無所得到的啟示分享參考,我在選舉之後也寫過文章檢討,其實選舉成敗可能都有更深沉的遠因,或許8年前、或許是4年前即已經潛伏存在,也就是潛意識的價值觀結構,可能就是一直被動地被牽引,而沒能發覺甚至被忽視或掩藏。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