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照於史實,台語族、客語族台灣人,和北京語族當中,移民往加、美、澳等地,或握有雙重國籍者,比例上可能是北京語族最高?!同時這種風氣特別流行於北京語族之間,或北京語族來台之後,也就是落地生根的決心,最浮淺的就是北京語族!主張全羅文的人,不知有無思考過其它語族的看法?光只一頭熱考慮本身語族,這不就是唯我心態的自我主義嗎?哪一天換你掌權了,也難保你不會如國民黨般, 獨尊台語、獨霸語言嗎?如果各語族皆用全羅文,那麼每一個台灣人,要再花幾倍的時間、精力學習適應語言?否則各語族如何互相溝通?
漢字台語文習慣,可能仍有需要改善,但是基本上,是在「有」的基礎上改善!但是,全羅文是在幾乎「無」的狀態下,重新建立。如此厭惡漢字,只為了排除漢字
的存在,不就是像自造了囚籠,然後把自己關進去嗎?很深刻的一個現狀問題,也就是台灣三大語族群的現狀,我沒有看過,有哪一個全羅主張者思考過!或者有能
力解決,這種有可能沙文化傾向疑慮的困境!
文化內含的特性,主要應該有:後天學習得來、集團內所共有、歷經歷史的形成。北京語和台語文的爭端事件,對錯難論、好壞也各取,但是北京語的內容,把台灣人以中國人論處,用中華文化來詮釋概括台灣文化,這才是要命而且錯誤的認知與說法!文化相對主義裡談的概念,是互相承認而不是字面上的互相對立,也就是,在理解自己本身文化的同時,也要理解承認對方文化的存在性!其實核心的哲學詮釋,也就是一種在地主義。長久以來,所謂的中華文化源自於黃河文明,但是現在發現長江可能存在更早的文明。
所以說柏拉圖除了接受音樂以外,排斥其餘的藝術家,像小說創作者,追求的是觀感的藝術價值,也就是依據的多是情緒!要談實證主義範疇的主題,究竟是有所短!一個演說者會對他人靜態舉牌質疑而發大脾氣,很有可能是,源自於他對演說內容缺乏研究、認知模糊,心虛而失去正常的容忍!倒是很像是惱羞成怒的樣子!所以就像一個文人當眾脫衣、飆五字經,可以推斷他盛怒已極,可能就是極度心虛恐慌的一種反射!這種話題用政治見解討論處理,非常可惜!把這個話題抓回文化層面辯論處理,才是正途!有空再慢慢修理、修正,人的可能心虛、錯誤的說法。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