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流行的諺語(Compare apples with oranges),拿橘子來比蘋果,是一種fallacy(謬論、謬誤),如果是台語的諺語,可能是〝奧來阿ㄍㄟ在室〞(爛梨子假裝處女),或〝奧來阿ㄍㄟ ㄆㄨㄥ各〞(爛梨子假裝蘋果)。這是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對不起!作者沒記住!),提到坐飛機回到台灣,空中小姐照慣例用英語、北京語和台語播報,可是她台語卻說成:「各位貴賓,〝阮〞今佅(ㄇㄞˋ)要(be)降落底桃園國際機場ㄚ…」,正確應該是要說「咱今佅…」,她就是誤用了「阮」,聽起來好像只有空中小姐們要降落,那客人要怎麼辦呢?繼續留在空中飛行?
有趣的是,台語的「我們」有,咱:lan、ラン,[我們],把說話的對方,也包含在這個我們之內,例如:甲對乙說:「咱台灣郎」,那就是甲乙都是台灣人,或甲認為或認同乙也是台灣人。但是,當甲對乙說:「阮台灣郎」時,那麼乙可能是外國人,或是甲不把乙當成台灣人、或不認同他,是台灣人不把說話的對方包含在己集合之內。
我以前好像也提過「矮」跟「射」,如果依漢字造字原則分析,「委以矢」才得以(射)意、而「寸身」才是不高(矮)之謂,這兩個字可能是誤用!台語語音也能表現微妙地心裡差異,不過漢字也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字。可是道理說得是如此,習慣卻已經使然!語言文字造就了意識型態,可是語言文字本身,其實也具有很豐富的趣味卻不受青睞?!這到底是語言文字有問題?還是意識型態之過?還是人的本身呢?這也是值得令人沉吟!
「咱尬阮」這個〝尬〞(gka ㄍㄚˋ),原本字應該是〝介〞!這〝介〞字也念(ㄍㄚˋ),但是被北京語的介紹念ㄐㄧㄝˋ混淆,所以很多人已經不會念。而對照到日語〝介〞就念成(カイ kai),事實上和台語是屬同k系統音的濁音,接下來我想有必要改回正字的〝介〞(ㄍㄚˋ)!例如:汝介我(li ㄍア guwa)[你和我]。
其實有網友的「寡濟」也不錯!還可以衍生出「幾寡」的用法來!大家多提出、多用,就可能熟悉而可能成習慣。語言學或語音學都非我的專攻,沒有詳實的研究資料作背景基礎,可能只能提供一般性的生活經驗,以供參考。首先:日語音基本上缺乏:ㄅ ㄜ ㄍ ㄎ ㄏ,但是台語、北京語、羅馬字音,則缺乏日語音中的促音(ッっ一種中斷發音法)。所以我推薦的台日式「台語新拼音」,則加上ㄅ ㄜ ㄍ ㄎ ㄏ五音。例如台語的〝美麗〞、〝譬例〞,各可對照到日語音的:ビレ、ピレ,但是〝比例〞則可對應〝逼咧〞音,
至於日語的濁音ガ、ギ、グ、ゲ、ゴ 和鼻濁音カ゜キ゜ク゜ケ゜コ゜,先說濁音「が」,一般名詞格助詞時,多念濁音ガ(ga),但是接續助詞時,則多念成鼻濁音(nga),就像新「相棒」的及川光博演的神戶尊的口頭禪,「お言葉ですが」,這時候〝が〞幾乎我所聽過的日本各地腔調,都是念成鼻濁音nga(就像台語的雅)。
註:
我: guwa 、グワ(口語),[我]
吾:gon 、ゴオ(書文)或グワguwa,[我]
咱:lan、ラン[我們]
阮:gun、 guwan,グン、グワン,[我們]
汝: li 、リイ ,[你]
您
:lin 、リン ,[你們]
伊: ii、イイ ,[他]
殷
:in 、イン,[他們]
唔是:(m si 、ムーシ)不是
尬:和〝介〞字也念(ㄍㄚˋ)原應是汝介我(li ㄍア guwa)[你和我]
兮:(e 、エ)的
底:(di,デイ)在
底家:(di cha,デイ、チャ)[在這]
拿:(na、ナー)如果
安捏:(an ne、アン、ネ)這樣
哪耶安捏?:(na e an ne、ナエー、アン、ネ)怎麼會如此?
也當(e dang):可以
囝(ギンアging-a):小孩
家己(ga-di 或ㄍㄚ.ㄍ一):自己
開系:開始
幾寡:(chi-kguwa チェ、クワ)[一些],
帶記:(dai-chi、ダイ、チ) [事情],
寡濟:(guwa-cheグワ、チェ-)[多少],
例:寡濟郎(guwa-che-nangグワ、チェ-、ラン?[多少人?]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