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諸刃之劍」的威力效果,當年陳水扁在台北市也曾揮動過一次,陳水扁夾帶第一任市長優異的施政表現,和超高民調和滿意度、與支持度,狂捲旋風之時也吹襲得讓藍營緊抓大衣,現在的綠營還有幾個敢打赤膊的呢?曾經的喜樂島究竟帶來了多少喜樂?還不到一個月,除了分裂綠營的支持向心力之外,有留下任何喜樂嗎?也是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選舉,已經完整顯露是藍、統、紅攻台選舉,這個〝喜樂裂縫〞有無能力修復?其實正充滿疑慮和憂心!說到這裡,我本人就是恨透和看扁,老是充滿聖潔不可侵犯的正義道德魔光!
看藍統紅操作的「南韓北柯」分析民調之前,可能不能不做複習的功課,先看南高雄:高雄縣從1989年余陳月瑛到2005年楊秋興,歷次的得票率為:1989年(56%);1993年(51%);1997年(51%);2001年(54%);2005年(59%);2001年和2005年當選人是楊秋興,2010年縣市合併。而高雄市1998年(48%吳敦義也是48%,綠營是險勝);2002年(50%);2006年(49%黃俊英也是49%,綠也是險勝);2010年(52%);2014年(68%)。
高雄縣為何從1989年看起,因為民進黨是1986年成立之前的選舉,除了無黨籍當然都是國民黨勝選,不過余陳月英是1985年就以52%勝選,也就是1985年之後的高雄縣,綠營都是以51%以上過半勝選。再看高雄市,其實高雄市藍綠五五波,是謝長廷1998年時打出來的天下,2006年陳菊還只是以千餘票勝黃俊英,2010年其實是綠營分裂選舉,但是陳菊仍以52%勝選,而楊秋興挾帶高雄縣的餘勁,也只得了約27%(26.68%),國民黨黃昭順20.52%,到了2014年陳菊楊秋興對決,陳菊以68%勝選而楊秋興是30.89%。
歷次的選舉版圖就是如此,說韓國瑜對藍營的號召勝過黃昭順這可以理解,如果說在原高雄市號召力,可以逼近當年的黃俊英這可能也可預期,但是對原高雄縣的號召力要勝過楊秋興?那倒是很難說服他人和藍營自己本身吧!口哨吹得再大聲,但心裡的疑慮和擔憂,真的就可以消除了嗎?
高雄市1994年第一次開放民選:
高雄市1994年第一次開放民選:
1994:吳敦義400.766(54%),張俊雄289.110(39.29%)
1998:吳敦義383.232(48.13%),謝長廷387.797(48.71%)
2002:黃俊英361.546(46.82),謝長廷386.384(50.04%)
2006:黃俊英378.303(49.27%),陳菊379.417(49.41)
2010:楊秋興414.950(26.68%)、黃昭順319.171(20.52%),陳菊821.089(52.84%)
2014:楊秋興450.647(30.89%),陳菊993.300(68.09%)。
事實上高雄特別是原高雄市的藍營未必是很弱,從1998綠營雖然一直勝選,但是藍營也一直擁有逼近半數的實力,而就算原高雄縣藍營也一直擁有40%或45%的實力,經過紅統中國勢力的介入催化,就算韓國瑜在選前能召集個10萬人的場子,也不是甚麼特別奇怪的事,因為它(藍營)一直擁有這樣的實力。這可能跟經不經營沒有很絕對的關連,我舉一個例子,吳敦義1990年官派高雄市長,1994年他一樣囊括了54%的得票。
台灣的選民特別是基本盤的支持者,不能用一般的理性解析,意識形態、機構效應等都不應該排除!所以不是韓國瑜強不強?而是藍營在高雄一直未必是弱者!凍得住國民黨的黨產,卻沒有辦法完全封住紅色資金、資源的竄入,這正就是民主的脆弱性!而共產黨從史達林時就善以民主打民主,這可不得小看了!所以陳其邁或綠營,應該以1998年的謝長廷、2006年的陳菊;兢兢業業的心態打這一次的選戰,小心駛得萬年船。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