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有兩次大改革,一次是大化革新、一次是明治維新,一是個唐化運動一個則是眾所皆知的西化運動。大化元年(西元645年)是日本學自唐朝的第一個 年號,都是以易經書上的一句再取兩字而成,一直到現今的平成,仍維持一樣的原則。但其實日本在隋朝時,即已派出〝遣隋使〞、唐朝時派〝遣唐使〞,一直到菅原道貞建議停止遣唐使為止,歷時二百多年。這次才是真正的大規模、而全面化的文化改造運動,也才是真正的漢化定型,而進入中央集權律令國家的雛形。以大化 革新為名只是代表,因為在大化元年之前,已經進行至少50年了。
唐使時代日本派出多數的僧侶,到隋唐去學漢文化,也因當時並無太多書籍,為了先學習語言,而選擇經典為數 眾多的佛教,他們由學習誦經當中去強行學習文字、習得語言,再擴散到典章、制度、繪畫、詩歌……等。(日本至今自肅反省時仍有讀經與寫經兩項自罰方法) 日本的文字也在這個時期,被空海和尚(平假名)、吉備真備(片假名)發明出來,這也是我認為的二重構造的發生源頭,
因為在當時其實還有一位,比空海和尚更 早去唐朝,比他先回日本的高僧〝最澄〞,他在比叡山成立了類似佛教最高學府「延曆寺」,成就應是高過當時的空海和尚,但可能因他是漢人後代,日本人在談這 段歷史時,總是「重空海而輕最澄」,這應也是日本人既不肯定、也不否認的先例。事實上我並不完全把她定義為排外心理,而可能是一種「真話難於啟齒,謊話又 說不出口」的微妙習性。
日本人除了制度、文字有形的漢化之外,在思想結構上更是如此,特別在16世紀德川幕府強力掌控中,強力灌輸儒家的經世致用之學,上自忠君愛國,下 至修身、齊家、睦鄰,其實是完全以儒家的所言奉為經典,所以讓日本人忠於或臣服於封建結構保守成性。幕府時期日本社會約略分成四個階層 : 1.皇族貴族2.僧侶3.武士4.平民,武士之中又分高階武士與低階武士,高階武士才能配刀、乘馬,低階武士只能配刀,平民則是皆被禁止,而且各階層還禁 止通婚。所以據說福澤諭吉的父親(低階武士),由於不想讓自己的後代過這種封建生活,還一度想把福澤諭吉送去當和尚。
日本漢化的成功與深入,事實上是令人既羨慕又欽佩的,在我的文中我一直不用「中國」,這只是忠於史實、也忠於我個人的認知,因為漢族或者漢文化, 確實曾經優異而亮麗,這其實是曾經的歷史事實,但她並不等於中國,也和現今的中國相去何止千里計。也就是現今的中國,就只是在消費著漢文化的名義,連她的 殼都搆不上。現今世界上,日本才是保存漢文化最完整也最深入的國家。
台灣為何感覺和日本容易親近,除了仍是用著幾近完全相同的漢文字外,日文漢字就一直有 音讀(模仿漢人發音)的讀法,而台語更是現今保留最多漢語古音的語言,例如〝心理準備〞用台語念、和用日語念幾乎是相同的。所以台灣在面對漢文化時其實是 有點雷同日本,承襲漢文化並無需否認排斥,問題在於必須〝脫中〞!明治維新後,日清戰爭中所得到的珍貴戰利品有兩個,一是〝廢藩置縣〞使日本人從封建傳統 中獨立出來,一是日清戰爭使日本國格獨立於世界,福澤諭吉為此雀躍莫名、我為此忌妒不已,日本已經成功、台灣尚未完成!
日本人心理穩定的〝二重構造〞,即在明治維新時完成,也就是在明治維新之前,其實日本人是處在一種不穩定的二重構造,亦即在面對愛奴或原住種族 時,用的是漢化的優越價值觀區隔或劃清,可是當面對著漢文化時,卻又必須為尋找根源,而勉強尋求在地性的說詞或說法,在〝原地性〞與文化的〝原發性〞上, 兩者皆是籠統的狀態下,或許是日本人在開心裡外在第一扇窗的同時,必須先鎖住裏層的第二扇窗的根本或潛意識的原因吧!
而明治維新是西化運動的起點,若說日 本人因此完全西化,可能太簡單或者太草率了。孫文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實是學自日本「和為體、西為用」。日本受漢化之深,同時似乎成功地發展成 〝和化〞,對於西方之學,照日本人的習性可能是先吸收消化,再進入新的〝二重構造〞,至少目前我所能看得到的似乎是如此!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