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火曜日

綠營之『哈姆雷特效應』

9月時本人針對現今台北市長局,寫了不太專業的看法「野氏估算」,對照最近的幾則新聞,讓我有機會檢視我曾經的判斷:

1. 新黨宣稱有條件相挺 柯:做好市政 不涉意識形態
2. 調查明年台北市長選誰? 柯P竟慘輸這兩人...

我一直主張綠營應該極力『伐柯』,除了可逼柯文哲打牌之外,另一個效應就是藍營應該會有化學效應產生。逼柯文哲打牌依據柯文哲那種急驚風的個性,他有很大的機率打錯牌,而很多的錯牌,就像潑出去的水、打破的鏡子,收不回或無法回復,所以他被伐柯之後,可能就是基於一種企求另外的善意來源,而接近藍營和統媒。


新黨挺柯,這是藍營的化學性反應,但是它同時卻也會增強綠營的物理性反應!「政經看民視」的電話民調十足反映了機構效應,他有多少可信度無法檢驗確認,但也不是重點,它顯示的數字卻可能反應部分的可能,也就是簡單說「政經看民視」應該是偏綠營的節目,收視群可能少說有八成是綠營支持者,柯文哲的15%當然不會是台北市的真正支持度,但是卻可能反映了綠營支持的事實。

柯文哲是外科醫通常著重於生理的變異,問題是生理多是屬於物理性的變化,而心理或情緒卻多是化學性的變化,有時根本無從掌握。簡單舉個例子,「取消敬老金」可能是一種物理性決策,也就是可能基於財政的財務的正確考慮,但是它造成的實質結果,卻會是一種化學性的反應!而且多是無從掌握。

而柯文哲的言行會反映他的心理認知,的同時,也非常有可能投下綠營和藍營物理性的反應、和化學性的反應!綠營『伐柯』增加了藍營的勝率,問題是蔣萬安這樣認為、丁守中也會是如此、當然羅智強更是如此。大家眼光焦點一直在台北市,但是其實新北市不也如此嗎?侯友宜和周錫瑋,不就是認為綠營新北無大人而躍躍欲試爭不已嗎?問題是綠營究竟掌握了多少這種化學式呢?

日本安倍首相,在日本政界執政黨極端不利的物理性社會反應中,伺機決斷撒下化學藥劑,馬上激起反對黨化學性的變化。安倍有破釜沉舟的決斷力,但是民進黨,卻像中了哈姆雷特魔咒般,一直被「哈姆雷特效應」纏繞,哈姆雷特最有名的台詞「to be or not to be」,民進黨似乎一直反覆類似的台詞「To Do or Not To Do ?」。哈姆雷特用毒劍復仇,但是也死於毒劍,民進黨不知道有沒有人看莎翁名劇?我看柯文哲不就是毒劍嗎?民進黨要用他復仇,也要用他自殺嗎?

0 件のコメント:

水溫知多少

裝睡叫不醒、裝死救不活 , 你以為我是在講泛藍其實只對一半 , 另一半就是在講泛綠 ! 草屯鎮長選輸泛藍我是心情很不好 , 更不好的是同溫層或者水煮青蛙 , 正是這個說法 , 這幾天我不太看所謂綠媒名嘴的評論 ,可能都 是不知死活或者過度樂觀 。 今天不小心看一下所謂藍媒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