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中國儒家歷史上,少有曾對科學發生興趣的學者,據說有一天他在庭園裡散步,撿取了一顆土石拿進書房細心觀察,心想這土石之中可能有其他生物存在?興趣漾然思索終日。突然被斜陽驚醒回到現實,回到儒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世致用咒」之下,發現竟然荒廢終日於頑石,玩物喪志愧對所學,就把土石往窗外一丟,也斷絕了他有可能成為一位科學家、或生物家的可能。他的考證之學也無法帶出考古學的發端,而變成了只在古書堆中堆砌比對的磕牙學。他不只被王陽明批判,還在五四運動中被打成儒學腐敗的替罪羔羊。
而王陽明的「經世致用咒」還被蔣介石帶來台灣,經由他的御用蛋頭學者們的吹捧,卻是直至今日仍有如詛咒台灣的陰靈一般。儒家影響中國幾千年,但他的學說核心就是重「禮」,也就是「禮的守護者」,而這個「禮」其實就是封建體系,也就是類似歐洲的「君權神授」概念中的「絕對王權」,只是儒家時而君王、時而社稷變換而已。所以儒學的最終目的或作用,就是「經世致用」也就是功能性、效用性大於一切真實性!所以牛頓在蘋果樹下能夠悟出「萬有引力」,著作出科學的經典書「PRINCIPIA」。而王陽明想學朱熹「格物致知」,在竹子林格了七天七夜沒能格出東西來,只格得血糖降低昏倒送醫。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思考模型,就是這樣主宰著中國幾千年,也詛咒著今日的台灣。「格物致知」的學問方式,其實就可發展出獨門的理哲學或科學,但在儒學的「經世致用」核心思考之中,卻被淹沒了、或被掩蓋了、不然就是壓抑扭曲了。久了之後「效用大於真實」,就直接佔據了我們的價值判斷和取捨,也影響了我們的思考模式和學習行為模式。「明辨是非」所用的標準卻可能是效用的價值,錯亂的本質可能就是來自於儒學的耳濡目染。為什麼要格物致知?因為要誠意正心,為何要誠意正心?乃是為了修身,而修身是為了齊家,家齊了如果祖上有德、時運一到就可平天下,簡直跟拜佛求神沒什麼太大的差異!難怪日本人把所謂「儒家」叫做「儒教」。
中國的哲學不發達的最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儒家這種「好聽又不會跳針」的大義名分的論述,缺乏矛盾與議論的辯證法的做學問方式有關!台灣人所受的教育可能就是在這種現狀下,造成了辯證能力薄弱、議論能力也薄弱,許多凡是「逢台灣必轉彎!」的事情,可能也是源自於此「效用大於真實」,所以思考也如此、教育也如此、政策也如此、建設也如此。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