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稱謂的〝さん〞(san唸桑),沒有特別男女性別之分,而對於親戚親屬的稱謂,除了直系血親有加以分別外,旁系親戚稱謂則幾乎是混同的。如叔、 伯、舅舅皆稱為〝おじさん〞(ozisan),叔母、伯母、姑、姨皆稱為〝おばさん〞(obasan)。為何沒有分別無從查證,我問過的日本人也是不知所 以然,書上資料我也找不到,可能的猜測就是〝百姓無姓〞的原因吧!
而在江戶時期日本平民百姓,由於沒有姓氏,所以稱呼時只能以職種、或家屋所在的地形、地 物相稱。如川邊の八百屋(河邊賣蔬菜的)、はるこの長男太郎(春子的長男大郎)、大工のおじさん(木匠的叔伯或舅舅)、漬物のおばさん(做醬菜的姑姨或叔 伯母)…等等,即使在今日的日本社會關係中,對於旁系親戚,仍是用如此形容很是麻煩,但似乎也別無他法。
明治天皇即位之初,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年輕天皇,在兩百多年幕府嚴格掌控下的日本封建社會,和根深蒂固的社會價值習性下,這種時代巨輪的交替,其實應可說是 驚險萬分和困難重重。在政治上,也是在打完箱館 (函館的古地名)戰爭、和九州的西南戰爭,才可算真正實質的統一日本全國。
而明治政府第一次規定人民必須取姓,是在明治八年(1875),但真正的起因是 因為明治六年(1873),陸軍省藉發出全國徵兵令想成為全國皆兵,但在製造戶口時,都是一些〝橋頭的大郎〞、〝種蔥的一郎〞、〝打鐵匠的純一〞…等,而無法確實掌握使得徵兵不順。因此才通令強行規定甚至訂出罰則,還有各地的衙門單位,對於社會上種種不適應的反對聲浪,為求貫徹執行,據說還有將製好的姓名門牌,強行釘在百姓家門前的說法。
但是由於當時的平民幾乎沒受什麼教育,多是文盲,而日本的僧侶由於必須誦經,經書則仍是保存了大量漢字,所以僧侶通常識字率也較高。因此很多平民據說只好 去求菩堤寺等僧侶代為取姓,而使僧侶們增加了不少的煩惱。所以住在山中的就取名〝山中〞,由於農業社會所以田中、中田、真田、野田…等田字特別多,一條河川住了那麼多戶,所以有川上、川中、川下…還是不夠,就改取上川、中川…等,松下、杉下、菊池、菊地、櫻井…等地物也不少,〝橋本〞 原是橋頭之意之所以成為大姓,據說是因一條河川總是會有好幾座橋。
而之所以如此並非日本人就是不注重家庭血緣關係,其實應該就是和明治政府的姓氏取用規定,有很大關連,也就是日本人同姓,但卻不一定有歷史血緣關係。日本人的姓氏在明治三年(1870)訂立「苗字必稱令」,經過五年成效並不好所以明治八年(1875),又強制性地訂立「苗字義務令」並加上罰則,終於徹 底打破姓氏封建的不合理限制。所以日本的姓氏關係,顯現日本特殊的社會結構與歷史,也因這種歷史淵源,造成血緣並非是絕對關係,而使日本人對姓氏的執著程度,有別於其他國家。
分家也有可能改姓氏,結婚也有可能改姓氏,很多人可能會對日本人女性,結婚之後本姓消失改姓夫家的姓氏,而認為女性社會地位偏低的看 法。但其實日本也有入贅的婚姻關係,而相同地入贅的男人,也必須放棄本姓改姓女方的姓氏。現今日本社會普遍是婚姻關係建立之後,女方放棄本姓而冠予夫姓,但其實明治時期最初夫妻姓氏,並不隨著婚姻關係而改變,夫妻各用自己的本姓,但這在當時除 了和整個社會的傳統習俗格格不入外,在現實上也造成諸多困擾。例如財產劃分、後代姓氏的遵從…等等困擾,所以後來才改為冠夫姓。
但到了今日又有新的社會關係,而產生新的困擾,例如婚姻關係終止,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離婚的情形愈來愈多,而有關離婚之後能否回復本姓的問題,也是看法分歧。或者回復明治時期的夫妻 各用本姓的考慮,也有不少人認為或許是另一種可考慮的方式。 另外日本人的姓氏,雖然都採用漢字,但由於明治時期的強行規定,很多日本平民的姓氏,是託人代為取得,所以唸音其實相當不一致。相同的漢字卻可能依百年前祖先訂取姓氏時,所讀的漢字音,是音讀、還是訓讀而有不同,例如河西有唸(kawanisi)、也有唸(kasai),林有唸(hayasi)、也有唸 (lin)等。
日本地名唸音一樣也是依習俗流傳,而沒有固定的方式可循,甚至有的可能自古留傳自愛奴語等。問地名最好先請教當地人唸音,例如地名〝東雲〞不問當地人,可能唸一生的日本語,猜都猜不到是唸(sinonome)。 問人家姓氏時,最好也是請教本人正確唸音比較禮貌。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